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千年尚学 文脉相继
发布时间:2023-03-22 05:52来源: 未知书院,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且发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
这里,是一座书院,却不止于一座书院。
松柏苍翠,峰岭巍峨,位于嵩山南麓的嵩阳书院从五代后唐到清代末年,经历了近千年的讲学历史,在传播中华民族文明和培养造就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而被专家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原名嵩阳寺,是一处佛教活动场所,僧徒曾经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开始被道教占据,著名道士潘师正、孙太冲等曾在此修炼。
五代时期,社会动荡,许多有识之士为使孔孟思想不至没落,把办教育、传授儒学作为已任,纷纷聚集于嵩山开课授徒。后周皇帝柴荣将嵩阳观改为太乙书院,自此,嵩阳观逐渐成为一个儒家思想传播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