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李白《襄阳歌》:宁愿一生如酒器,

发布时间:2023-03-21 02:37来源: 未知

襄阳歌,这是一首以地方命名的歌,内容与当地的自然风物、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紧密相关。因此在读这首诗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襄阳的历史、地理情况。

襄阳现在不太为一般人所知,因为在政治经济中心地带之外,远离交通主道,显得偏僻,但在历史上它曾有过赫赫声名,靠近政治中心,位于最繁忙的南北交通要道上。它处于湖北、陕西、河南的边界地带,位于长江重要支流汉水的中游,是汉水边的一座重要城市。汉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非常重要的意义,和长江,黄河,淮河,并称为江淮河汉,共同构成中国历史的核心文明地带。汉水发源于秦岭南麓,由西北向东南流入长江,沟通南北航运。在中国历史以西安、洛阳为政治文化中心的时代,襄阳是关中、河洛地区通往南方的最重要交通要道。从长安去南方,翻过秦岭,就可以坐船沿汉水直达长江,再转往长江流域各地。

身在成都的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畅想回家的路线“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从成都回洛阳,先是顺长江而下,然后转汉水到襄阳,然后再到洛阳。在南北分裂的历史时期,这里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是南北对抗的前线:战国时期的秦楚对战的前线,三国时期的魏晋与吴蜀对战的前线,南北朝对战的前线,南宋和蒙元对战的前线。

历史的丰富意味着有很多著名人物和精彩故事。在唐前的襄阳历史,有过三个很有魅力的人物,羊祜(221-278年)、杜预(222-285年)、山简(253—312年),他们都是西晋时期当地的最高军政官员,同时也都是风流名士,各自在襄阳留下过名胜和故事。

羊祜是一个很有情怀的人,晋书记载“祜乐山水,每风景,必造岘山,置酒言咏,终日不倦。尝慨然叹息,顾谓从事中郎邹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也。’”一个对时间流逝极为敏感、生命意识非常强烈的人,深知在历史长河中人之存在的短暂和微弱。他同时还是个完美的官员。在战乱频发的年代,在西晋和东吴激烈对抗的前线地区,实施仁政,竟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过着和平富足的生活,因此深受百姓热爱。他死后,百姓在他游玩的岘山立碑纪念,每到碑前,想起他的仁政,人们都会落泪。由他推荐的继任者杜预,称之为“堕泪碑”。

杜预也非常著名,首先,他在羊祜的基础上治理好襄阳,积蓄攻打东吴的力量,最终灭了东吴;其次,他喜爱春秋左传,做了注,对后世影响很大;再次,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是他的十三代孙,杜牧也是他的后裔。而山简,是竹林七贤中的山涛的儿子,也是名士。他在襄阳任上时,西晋正处于持续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局势混乱,因被造反的流民攻打襄阳,被迫迁到夏口(汉水和长江的汇合处)。他留下的是喝酒的故事,民间儿歌:“山公时一醉,径造高阳池。日暮倒载归,酩酊无所知。复能乘骏马,倒著白接篱。举手问葛强,何如并州儿?”高阳池是襄阳本地一地方;接篱是一种帽子;葛强是他的部将,并州人。

李白26岁出四川,到江南游玩之后,便在湖北安陆隐居结婚(入赘),酒隐十年。安陆在襄阳东南三四百里。对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来说,到襄阳游玩是太正常了。他要去政治中心地带的关中、河洛,也会顺道经过襄阳。他写过不少襄阳的诗。了解这一切之后,我们可以进入李白的《襄阳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