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这幅6500年前的“蚌塑龙虎图”,揭示了古代天文

发布时间:2023-03-20 21:26来源: 未知

《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六千五百多年前,一条蚌塑龙随墓主人一同被深埋于地下。六千五百多年后,从河南濮阳西南一隅的西水坡遗址“破土而出”。它以独有的魅力,邀人去探寻源远流长的中华龙文化,让人去感受绚烂璀璨的中华文明。

  1987年6月,颛顼遗都——河南濮阳,在濮阳县的西水坡修建引黄供水调节池的过程中,文物部门配合施工人员进行考古调查,在调节池西南部发现一处内涵丰富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经申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后,考古工作者开始对该遗址进行科学发掘。

【写意中国探寻汉字起源】视频丨这幅6500年前的“蚌塑龙虎图”,揭示了古代天文历象

  戚城文物景区讲解员管亚奇介绍,随着考古发掘,位于第一组45号墓穴中的蚌塑龙,在跨越几千年后终于重见天日。在该墓室中部男性墓主人骨架左右两侧,分别用蚌壳精心摆塑成龙和虎的图案。其中,龙图案身长1.78米,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遨游苍穹。虎图案身长1.39米,高0.63米。张口露齿,虎头微低、虎尾下垂,四肢交替作行走状,兽中之王的威风神态毕现。“从中国龙的艺术发展历程来看,它的头、爪、尾以及整体构图,已经具备了发展到后来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大部分要素和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