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在地下珠峰寻宝(报告文学)

发布时间:2023-03-20 21:26来源: 未知

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日子。总书记视频连线塔里木石油人。视频里,总书记亲切的声音传到每个石油人耳中,穿着红工装的石油人响亮自豪地回答总书记的问话。这是激情、感动、振奋的时刻,那一刻,空气都被映红了,厚厚的棉工服下是一颗颗火热的心,是跃动的青春。

  这个春天,我国第一口万米深井,即将在富满油田开钻。

在地下珠峰寻宝(报告文学)

  插图:郭红松

  2021年大年三十,远在新疆的塔里木油田第一次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满深3井在8000米超深层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日产油气1690吨,创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领域单井日产量最高纪录。”

  这是塔里木油田给全国人民送上的一份新春贺礼。像年三十夜里的烟花一样绚烂,照亮了屏幕前的每张脸庞。激动人心的消息,在每个塔里木石油人新年团圆的饭桌上传递。

  最兴奋的一个塔里木石油人叫张银涛,从满深3井开始部署井位到试油成功,他和他的团队全程参与。他们最清楚,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到塔里木是我最正确的选择,在这里,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党龄比工龄还长的张银涛面貌敦厚,圆脸上架个眼镜,说话不紧不慢,语气却坚定。

  地质构成有多复杂?有地质学家打了个比方,就像把一摞盘子打碎了,又被踹了几脚

  塔克拉玛干沙漠浩瀚雄阔,苍凉粗犷又温柔细腻,让人神往。

  那么多人来了又去,沙海连绵起伏,千百年来,它单调得只有一种颜色——沙尘色。风沙漫卷,沙尘肆虐的禀性,从未改变。

  春来冬去,时光好像在这里静止。

  时光又好像从未停止,它从流沙中逝去,在一场又一场风暴中逝去,山头的白云飘来又飘去,大漠的日头升起又落下。

  自从走来了石油人,沙漠就变得热烈喧哗,有了欢声笑语,有了鲜艳颜色,盛开了朵朵红花。红花是石油工人身上的红工装,在苍茫的沙漠,石油人身影匆匆忙忙,红花这儿一簇簇,那里一丛丛。他们在沙漠腹地筑路,植树,种菜,栽花,工作生活。日复一日,他们忙忙碌碌。渐渐地大沙漠里绿树成林,蜥蜴来了,野兔在这里安家,种下的花开了,鸟儿也在枝头上卿卿我我。

  石油人用三十多年的时间,让大沙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这还远远不够,他们还要做更大的事,他们的目光更高更远,他们想把深埋在地球深部的油气资源挖掘出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能源报国的梦想。

  可是,这谈何容易。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陆上最大的含油气盆地,分布着全国80%以上的超深井,地质构成极为复杂。有多复杂?有地质学家打了个比方,就像把一摞盘子打碎了,又被踹了几脚。

  油气资源就藏在这些散落在56万平方公里的碎片之中,从无数的碎片甚至缝缝洞洞中找出油气资源,难度堪比大海捞针!

  国际上一般将超过六千米的井称为超深井。塔河南油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在八千米以下的储层找到液态石油,相当于隔着一座珠穆朗玛峰,从房间大小的缝洞深处,把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出来,在国际上也是开天辟地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