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东坡文化 擦亮文旅品牌
发布时间:2023-03-20 20:58来源: 未知海南万里真吾乡”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2月18日,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在海口开幕。高端论坛上思想争鸣,三苏图书联展琳琅满目,东坡美食街佳肴荟萃,话剧舞台上故事跌宕,东坡书院游人如织……在和煦的春光里,海南掀起“东坡文化”热潮。
“黄州惠州儋州是东坡人生最诗意的时刻。”中国苏轼研究会会长周裕锴说。
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四月,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惠州后再遭放逐,至昌化军(今儋州)安置。3年后,苏东坡获赦北归再渡琼州海峡,暴风雨过,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吐露3年旅琼生活之慨。
文才大家在海南岛领略到什么样的“奇绝”风景?
他看到的是“飞泉泻万仞,舞鹤双低昂”。初到海南,“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穷匮的生活没有让苏东坡枯槁,他转头望向海南浓郁奇特的原始风光。“奇峰望黎母,何异嵩与邙”“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绍圣五年(公元1098年),东坡在“城南污池之侧桄榔树下”筑泥屋五间,取名桄榔庵。晨起,向阳而出,看到的是“朝阳入北林,竹树散疏影”。归田园居,返璞归真,苏东坡获得人生新境界。
他看到的是“丹荔破玉肤,黃柑溢芳津”。在广东惠州,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谁知南荒之地佳果美馔更盛。海南夏有荔枝,秋有柑橘,吃不完的奇鲜异果。东坡好酒,便师从当地人,学酿椰子酒,“天教日饮俗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食无肉,苏东坡和儿子苏过就地取材,把百姓家常的薯米做成“玉糁羹”,“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盛赞“莫将北海金齑鲙,轻比东坡玉糁羹”。一食一饮,尽是海南味道。
他看到的是“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欢同”。宋元符二年(公元1099年),立春日,黎汉乡亲同坐一堂,与苏东坡共贺早春。酒酣,苏东坡挥笔写下:“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是年冬至,邻里乡亲又与东坡同聚,其乐融融,一时“醉笑一欢同”。民风乡情如此,感情日笃。
在海南的日子,苏东坡尽观风物,与民交游。也许是因为把海南作为人生最后一站,他身体力行地完成“要使此意留要荒”。每到一地,移风易俗,开堂讲学,与民同乐。他将海南视为自己的故乡:“海南万里真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