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田间地头绽放芳华

发布时间:2023-03-15 17:18来源: 未知

《腊梅迎香》创排期间,从艺十余载的演员郑涵月多次随团深入麻怀村,去过数十个扶贫点,走访了数百名干部群众。当地村民和院团的演员们越来越熟悉,不住感叹:“我们麻怀村是你们的第二故乡咯!”

演员从黔剧经典唱段唱到新创作品,观众也大着胆子跟唱、学唱,甚至有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蹒跚走到台口,想要爬上舞台。节奏不一的合唱响彻山间。

《黔剧动漫》走进省内小学校园甚至幼儿园。黔剧的一招一式、一板一眼经过动画人物的表演阐释,引得孩子们竞相模仿。在一片欢声笑语的交流中,许多小朋友迫切地举手提问,想要学习了解黔剧知识,尽情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文化魅力。

“作为一个地方戏曲院团,能够5次走进国家大剧院,很不容易。”油妆未卸,贵州省黔剧院院长朱宏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是他时隔三年再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这次带来的剧目,是新戏《腊梅迎香》。

演出结束时,舞台上的朱宏与演员们牵着手在观众的掌声里谢幕,一次又一次。贵州人爱听的黔剧在首都饱受赞誉,《腊梅迎香》作为“百戏中华”国家大剧院非遗戏曲展演活动的首部剧目,一出场就赢得“碰头彩”。

 

“我兴奋地看到贵州省戏曲界的一朵鲜花——黔剧”,1960年6月,梅兰芳先生观看黔剧《秦娘美》后曾欣然题词。黔剧源于“贵州扬琴”,是民间一种分角色坐唱的表演形式,已有200多年历史。但直到1953年,黔剧才被搬上舞台,时称“文琴戏”,到1960年2月正式定名为“黔剧”。因此,梅兰芳在题词中也称黔剧为“青年的黔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