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古代女性的简生活|活动回顾

发布时间:2023-03-11 00:45来源: 未知

“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针织绣纺,中国古代女子就是在这样的简单日常中,渐渐掌握了生活的美学。不同节令佩戴什么样的首饰?绿袄红衣如何搭配才好看?相信很多读者会好奇古代女子、大家闺秀的真实生活。

2023年3月6日,国际妇女节前夕,聚珍文化2023年新创直播栏目“聚珍12点·午间日读书”第七期如期举行,编辑周天和黄飞立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古代女性的简生活”的主题分享活动。

通过阅读《食色里的传统》这本书,“拼湊”出女性在不同时代的生活图鉴,也为当下的生活提供一些灵感。

本次分享活动从五个话题展开,涵盖了古代女性的服饰、饮食和游艺等多个方面。

1

戴在头上的小心思

在古代,女性通过蔽体的服装来彰显自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想要求其完美的效果。头部的装饰便是尤其重要的。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具有审美功用的骨笄,也就是后来讲的簪。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有骨笄499件,它们大多数发现在一木匣内,按不同笄头可分为夔形头、鸟形头、圆盖形头等。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商代骨笄 

可见古人佩戴首饰是十分讲究的,有的还配合了时序、节令的变化,非常可爱。譬如,立春为“四时之始”,人们把彩帛或鸟羽剪贴成飞燕的形状,簪在头上,以迎接春天的到来,“彩燕迎春入鬓飞”(王珪《立春内中帖子词·夫人阁》),也有用乌金纸剪的黑色燕子,民间俗称“黑老婆”。

若将南宋李嵩的《货郎图》放大看,便能清晰地辨认出,货郎头上正戴着“黑老婆”,也是他所售卖的商品。应景首饰通常随用随做(买),用后即弃,因此也都不用什么上好的材料,但古人手巧,经过精心的编制,寻常事物也能俏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