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为何说李清照生命中的三杯酒?是她情感人生的

发布时间:2023-03-11 00:39来源: 未知

女词人李清照的传世词作有49首,其中涉及饮酒和醉酒的就有26首,这一比例超过了50%,而且这些词中的与酒有关的名句都是饮酒或醉酒的名场面, 小话诗词列举部分如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为什么李清照写下了大量的饮酒词?这还得从酒与诗歌文学的关系说起。酒在中国的历史上源远流长,酒与文学的契合更是中国一道独特的景观。打开中国文学史,各种裹挟着文人情感和独特体验的酒香扑鼻而来。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酒成为高频词汇,酒成为表现文人雅趣和名士风流的外在载体,酒也是中国古典诗歌文学创作的媒介。可以说,酒就是半部中国文学史,读懂了酒,也就读懂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似乎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生得意须尽欢时的一杯酒;失意困顿、漂泊时的一杯苦酒;宾朋相聚时的把酒言欢、觥筹交错;有钱时饮酒、酒干倘卖无的一杯感动之酒;隐居时独自一人的对酒释怀;金榜题名时的一杯洋溢着欢乐的酒……。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无论是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人生喟叹,还是陶渊明“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的恬淡娴静;无论是嗜酒狂放的“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还是如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桀骜不驯,他们以酒为伴,飞泻才情,他们都是才情凝聚、诗情纵横的文化名流,酒也在他们的生命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所以,杜甫漫步江畔时会写道:“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在诗人看来,如果旅途中再有一杯美酒相伴,真就不枉此行了。白居易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且饮。”

可以看出,在很多文人的人生际遇中,酒成了一个必不可少的伴侣,诗与酒几乎在所有文人的生活中不可分离。酒既可以激发灵感 ,又可以作为保持精神独立的心理慰藉。此时,酒已经从一种物质升华为一种艺术创作的佳境,更成为一种独有的酒文化。

诗词与酒有着这样浓郁的解不开的情缘,就在于酒是一种特殊的饮品,它的个性是能够使人兴奋不已,触发作家的创作灵感。饮酒时,无论是微醺,还是半酣,或者是酩酊大醉,身心俱进入梦幻般的妙境,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内心深处的种种情感便被激发出来。

除此之外,酒还能够使人在陶陶然中,忘却世俗之累,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文人们能够以自己的情趣附着于酒,使之成为一种精神的寄托。于是,以酒抒情、借酒抒怀,就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