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寒塘渡鹤影”,比“冷月葬花魂”要好
发布时间:2023-03-11 00:38来源: 未知中秋夜联诗,以史湘云的“寒塘渡鹤影”,林黛玉回以“冷月葬花魂”而结束她们的故事。
妙玉出场打断二人,再续写的诗则是另一番因果脉络。
凹晶馆联诗,是史湘云和林黛玉两个寄居在贾家的女儿,面对“团圆”对自身离丧的悲叹,进而演化为对未来的悲谶。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将悲凉渲染到极致。是以妙玉出现阻止,只因再继续将无言以对。
这两句诗关乎二人之结局,更给出明确说法。整体来看这两句诗: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第一句重点在“寒塘”,代表人生舛途。
这就与王熙凤的判词图画“一座冰山上落着一只雌凤”是类似意思,人生环境极为恶劣。
一只鹤陷落在寒塘中,形单影只无依无靠,便是史湘云的人生。
她幼年于“襁褓中”父母去世,嫡母“我们太太”不养她,不得已送到贾家给贾母抚养。
等“我们太太”去世回到史家,才发现无法融入叔叔一家,在家里有干不完的活儿,也得不到婶婶和姬妾们的关心。
史湘云真正的乐土在贾家,可惜,她却是大观园第一个定亲的女儿。
从第二十八回[喜乐悲愁]酒令对应[乐中悲]曲子看,史湘云许配给了冯紫英。
原本二人郎才女貌,婚后极为幸福。奈何冯家与贾家一样,卷入了那场对皇帝不臣的大案而抄家。
冯紫英一病而死,只留下史湘云与一对双生子无依无靠。只得像妓女云儿一样流落到了烟花巷。
这就是史湘云的[乐中悲],上天每次给予她,就再加倍的拿走,十足的可怜。
好在“寒塘渡鹤影”的希望在“渡”字,鹤去空留影子,终究挣脱了“寒塘”的束缚,又一次得到自由。
史湘云乐天知命,虽不免长歌当哭,却总能乐观积极的面对人生。命运一次次残忍击倒她,她却总能爬起来继续开心人生。
只可惜林黛玉没有史湘云的乐观。“寒塘渡鹤影”代表否极泰来,“冷月葬花魂”则是身陷绝境。
“冷月葬花魂”的重点,也在“冷月”上。
君笺雅侃红楼不止一次提到“月”在《红楼梦》里代表的是皇帝,区别于贾家效忠的“残阳”太上皇。
当时朝廷是太上皇与皇帝并立,是为“双悬日月照乾坤”,这也是史湘云说的酒令。
太上皇是“日”,皇帝是“月”,所以林如海死在九月初三,取自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