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了胡夫金字塔的隐藏结构!
发布时间:2023-03-09 01:38来源: 未知大约4500年前,法老胡夫(Khufu,公元前2509-2483)下令在吉萨建造大金字塔。此后,这座神秘的建筑一直处于密封的状态。
直到公元820年,哈里发阿尔·马蒙(al-Ma'mun)打破了大金字塔的一面墙,发现里面有三间垂直排列的墓室,其中包括国王墓室(King's Chamber)、王后墓室(Queen's Chamber)和一间废弃的由“大甬道”(Grand Gallery)连接的地下墓室(Subterranean Chamber)。此外,还有一条下行的走廊、一条上行的走廊,以及一条在中世纪挖掘的通道,也就是现在的游客入口。
时至今日,许多人都在尝试寻找更多墓室,但都纷纷失败。最大的难处之一在于,没有人拥有金字塔的剩余部分的设计图。此外,今天的考古学家也无法再像之前的人那样,使用那些可能会损坏其物理结构的侵入性手段来研究金字塔。
从几年前起,一个由工程师和物理学家组成的团队启动了“扫描金字塔项目”,他们计划借助来自外太空的宇宙射线来绘制金字塔的内部地图,寻找内部的墓室。
根据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一篇新论文,两组独立的研究团队使用两种不同的μ子成像方法,首次成功绘制了一条新发现的内部走廊。
μ子成像技术
使用μ子对考古结构进行成像由来已久。当来自太空的高能宇宙射线冲入地球的大气时,μ子便会形成。由于宇宙射线提供了这些粒子的稳定供应,这种探测技术也变得越发成熟。
虽然μ子成像很多样,但它们通常都涉及充满气体的腔室。当μ子穿过气体时,它们会与气体粒子相撞,发出闪光,进而被探测器记录。通过这个过程,科学家就可以计算出粒子的能量和轨迹。
这与X射线成像或者探地雷达很像,只不过,它用的是天然的高能μ子,而不是X射线或者无线电波。这种更高的能量使得μ子可以对厚实、致密的物质成像,比如用于建造金字塔的石头。被成像的物体越是致密,就有越多的μ子被阻挡,投下更明显的阴影。如此一来,金字塔中那些隐藏的空间就会在最终的图像中显现出来,因为它们阻挡的粒子要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