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鸟兽草木
发布时间:2023-03-09 01:32来源: 未知
《文物中的鸟兽草木》(刘敦愿著,郑岩编)近日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刘敦愿(1918—1997),湖北汉阳人。山东大学历史系、中文系教授。知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美术史学家。刘敦愿先生在投身古代美术方面研究的同时,写过很多关于古代动植物题材的文章,这些文章如沧海遗珠散落在刘敦愿先生学术的一生。刘敦愿先生学生、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郑岩近日将这些文章编纂出版。《澎湃新闻·古代艺术》节选书中《古代动物画艺术中的细节》这一篇章予以刊发。
“这些文章涉及农业史、畜牧业史、动物学、自然环境、古代民族史、古代神话、民俗志等诸多方面,很难确切地归入某个单一的学科范畴,又与彼时的潮流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我们前后届的同学或有人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些研究的影响,但无人较为完整地承续先生在这个领域的贡献。这些卓然自立的探索也每每为他人所不解。那么,究竟如何看待先生的这些文章呢?”
郑岩在本书导读——《碎金屑玉的意义——试说刘敦愿先生关于古代鸟兽草木的研究》一文中谈到,“本书所收文章反映了先生不太为人所注意而又颇具个性的一个学术侧面。这些文章聚焦出没、生长于古代器物与画像中的鸟兽草木,所论动物之大者如犀象虎牛,小者如蜻蜓蜈蚣;植物既有罗列成行的树木,也有脉络分明的叶片;有野生的,也有家养的,有平凡的,也有神异的,题材范围十分广泛。先生通过描述图像的风格,剖析其意涵,来推想古人对自然资源的认识、改造与利用,复原彼时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活,追踪古族的征伐与迁徙,再现悠远的宗教礼仪与信仰,呈现出考古材料多方面的价值。”
刘敦愿先生
《文物中的鸟兽草木》
中国史前时期的绘画艺术中,已有不少动物题材,如在彩陶与部分素陶上所见。商周时期的绘画,目前虽然没有什么发现,但当时的象形文字为数不少,鸟兽虫鱼之类,大凡有特征可循的,都刻意加以摹写;以青铜器装饰艺术为主体的各种纹样,除了几何形体的之外,动物母题相当丰富(人物反而罕见),它们虽然在形象上因适应器物装饰的需要而被加以种种变化,但所根据的也是经过精心观察与揣摩之后的写实之作,否则也难以见其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