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

发布时间:2023-03-06 02:10来源: 未知

 我国有绵延数千年的文化传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富有旺盛的文化创造力,这是我们今天进行文化建设的独特优势。以中国音乐为例,我们不仅有丰富灿烂的民族民间音乐,而且有源远流长的雅乐传统。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古琴成为人类历史上极富文化含量的乐器,保存至今的琴曲数以千计。古琴独特的记谱法和打谱实践、围绕琴乐形成的丰富而深刻的古琴文化,让古琴成为人类音乐宝库中当之无愧的瑰宝。

  要进一步将文化传统转化为具有鲜明中国风格的当代文学艺术,赋能当代文化建设,还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首先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文艺始终处于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只有适应新的时代需要、不断创新,才能焕发勃勃生机。几年前,一家国际知名博物馆举办的特展,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与当代时尚设计师受其启发而创作的作品并置展出,非常形象地展示出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艺术设计领域的强大生命力,以鲜明的中国风格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并应观众强烈要求延展3周,参观者众。当前,国风国潮在音乐、服饰、绘画、影视等领域蔚为流行,“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已是当代中国文艺界自觉的创作追求。

  其次是本土与外来的关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借鉴是文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北京大学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创作的《大红灯笼》,就在这方面做出有益探索。创作团队采用大量中国传统艺术元素,比如将快板与说唱结合,将京剧唱段融入剧情,用戏曲水袖和中国鼓乐烘托气氛,等等。画家张方白创作的《鹰》是巨幅油画,但通过传统皴法和黑白两色,使油画融入鲜明的国画元素。

  再次是经典与现实的关系。经典是经过时间检验的作品,现实生活则是动态变化的。只有融入现实关怀,才能激活经典的生命力。尤其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移动通信、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应用为文艺展开广阔前景,人们的文化需求也不断发生改变。我们需要在借鉴经典作品创作经验基础上,创造出当今时代的经典。近年来,由中国传统经典IP改编的影视、游戏和流行音乐陆续走红,成为流行文化舞台上的独特景观。比如根据《西游记》改编的电影作品深受观众喜爱,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国风歌曲层出不穷,一些游戏也植入大量中国传统故事和人物,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如何将这些优秀作品进一步锤炼为新的经典,还有待更多努力。

  时代日新月异,传统博大精深,我们应当坚持不懈地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又有鲜明中国风格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