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浅谈中国花鸟画创作的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3-03-04 01:16来源: 未知

岭南画学是广东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支撑。由于特殊的地域环境和人文气候,广东美术呈现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品格。融汇化合中西、南北艺术,在东方艺术体系的基础上吸纳、借鉴域外经验,近现代以来广东美术凝聚了自我变革的力量。对百年广东花鸟画的研究,离不开对广东本土文化结构及其地缘文化关系等课题的深度挖掘与探讨。如其他区域一样,百年广东花鸟画的现代之路同样呈现出传统形态与现代形态并存的格局。众多广东艺术家凭借各自的人生经历、知识背景和艺术成就,卓然成为岭南画坛的中流砥柱,开创并引领了岭南地区的绘画之风,他们所留下的精神与物质财富是岭南画学强有力的诠释。

从可园出发——浅谈中国花鸟画创作的当代价值

三月正春风(中国画)陈永锵

从可园出发——浅谈中国花鸟画创作的当代价值

岱岳松声(中国画)李雪松

  晚清张敬修所造可园,是岭南四大名园之一。享誉晚清广东画坛的居巢、居廉正是依托可园开岭南花鸟画一代新风。正在岭南美术馆举办的“从可园出发——中国花鸟画展”以东莞可园为切入点,探问岭南花鸟画文脉,反观当代花鸟画格局,重构写生理念,弘扬写意精神。展览将中国花鸟画之审美境界、东方意蕴以及创作图景展呈于观众,七大专题从花鸟画的不同方面综合探讨了其文脉传承,以当代花鸟画家的优秀作品,展示出当代花鸟画创作、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从可园出发,追问百年广东花鸟画流播、变革和发展的脉络,暗含着一条岭南文脉的接续、一种岭南精神的延展。审视百年广东花鸟画的传承之路,其实质离不开中国画作为独立画种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展览中,“‘二居’画学”专题以“二居”画学为起点,尝试从广东中国画教学现代转型的视角勾勒和梳理百年广东花鸟画的文脉传承与画学流变。而对现代岭南花鸟画文脉的追问,首先需要关注到其尤为强调来自现实生活和大自然的真实感受在艺术实践中的重要性。抒写人与自然、时代的有机联系,现代岭南绘画的先行者正是在关注现实的独特情怀中推进他们变革中国画的文化理想。从居巢、居廉融合宋元传统,调和“工笔”与“没骨”画法创立的一种精致、优雅的写生风格,到“二高一陈”借镜日本画,折衷南宋院体风格和西方写实技法的现代实验,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岭南画派画家对“新国画”主张的进一步推进与深化,无不体现出于实验中寻求变革的艺术精神。这种花鸟画新体探索不同程度地发扬了古代花鸟画“写生”“寓兴”和“写意”的传统,并注入现代人文精神与现代审美理想,对中国花鸟画发展的影响远远跨越了地域限制。此外,“岭南风范”“花鸟品格”专题从传统花鸟画精神出发,关注当代美术大家所追寻的现代花鸟画精神。

从可园出发——浅谈中国花鸟画创作的当代价值

和气致祥(中国画)周午生

从可园出发——浅谈中国花鸟画创作的当代价值

竹林佳趣(中国画)许晓彬

从可园出发——浅谈中国花鸟画创作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