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感受千年石窟的文化印记

发布时间:2023-03-03 00:13来源: 未知

位于须弥山入口处的弥勒大坐佛。选自《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

须弥山石窟,地处宁夏固原市须弥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拥有一百多座洞窟,被誉为“宁夏敦煌”。

站在须弥山上,一眼望去,石窟、佛像、寺院、古树、丹霞和奇石融为一体,迥异别致、秀丽旖旎。谁又能想到,几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鲜为人知的荒山野岭,如今已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景区。

这个变化,与考古人数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息息相关。

近日,在浙江大学,《须弥山石窟考古报告·圆光寺区》发布。这部历时8年而成的丰硕成果,是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和须弥山石窟文物研究所共同编著的,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它记载了须弥山石窟考古调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提供了我国西北部一座重要石窟群的全新、全面的信息,将千年不朽的石窟文化展示于众。

与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冈石窟齐名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须弥山石窟考古,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考察,其间还进行了无数次不同形式的考古研究活动。这是一个极为艰辛的过程,栉风沐雨,筚路蓝缕,凝聚了新中国考古人的心血。

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是须弥山石窟考古活动的推动者和领导者。从1984年到2000年,他曾4次前往须弥山石窟考察。

“尽快把须弥山石窟的宝藏发掘出来,是以宿白先生为代表的几代考古人的共同夙愿。”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员说。

“除了须弥山石窟考古团队的全体人员外,这部报告也吸纳了云冈、龙门、克孜尔、麦积山、大足等石窟田野考古一线专家的贡献,还得到了考古界诸位学者和地方博物馆专家的指导。”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主持须弥山考古项目的负责人之一李志荣说。

我国是世界上石窟寺数量最多、历史跨度最大的国家,截至2020年,石窟寺就有2000多座。

在如此众多的石窟文化遗产中,我国几代考古人为什么对须弥山石窟情有独钟、倾心竭力?

据专家介绍,须弥山石窟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丝绸之路开通后,这里又成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通达便利的地理条件,使这里得以形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佛寺群,在我国石窟文化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须弥山石窟艺术宝库现存石窟160多个,造像1000余尊,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连绵两公里的八座山峰上,形成了数峰并举、山形变幻、曲径通幽、对景丛生的奇特布局,甚为壮观。

虽然地貌没有三山五岳那么高大险峻,但这里的一尊尊石像不仅造型千姿百态,而且以其独特精美的石雕艺术取胜。这使须弥山石窟成为中国古代十大石窟之一,与名震中外的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大同、克孜尔、榆林等石窟齐名,堪称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