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古城史上最大规模修复
发布时间:2023-03-03 00:01来源: 未知年逾七旬的天水古建专家赵昌荣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天水古城西关片区是天水唯一遗存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居建筑群落。区域内有众多的古街、古巷、古树、古民居。这些古民居均为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遗存,时代风格鲜明,文化特色浓郁,是古城现存的珍贵建筑文化遗产。
由于建筑年代久远,长久以来得不到及时维修,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损毁。现存古民居大都墙倾顶陷、柱架糟朽、排水不畅、险象环生,极大影响了居民的居住安全和生活质量。为对这一历史街区及时进行抢救性保护,当地2018年启动实施天水古城西关片区综合保护与利用项目。
图为12月底,俯瞰天水古城西关片区内的古民居建筑群落。 冯志军 摄
唤醒古城文化记忆:打造西北地区明清建筑会展中心
“天水古城拥有2700多年建城史,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过几次大的维修,但仅限于对城池的加固,如此大规模对民居院落进行修缮,尚属首次。”大半辈子致力于挖掘、保护天水古建文化的赵昌荣,在退休多年后又被返聘回来,为科学抢救和保护古民居群“把脉”。
据了解,位于天水市秦州区的该项目计划分两期实施。片区内共有大小街巷15条,院落229个。具有文物保护级别的院落62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以及46处文保点院落。
赵昌荣说,已基本完工的1期项目构建了“一街十巷”,恢复了天水古城“大街小巷、阡陌交通”的人文环境与历史风貌。同时,设计了完整的路网体系,并配套建设服务用房及居住区地下停车场、水、电、暖、气、通讯、垃圾收集等公用设施以及绿化景观等室外工程。
而在古城风貌规划方面,区内设置城墙遗址、赵氏天水堂、飞将故里、秦州剧院等节点,还通过增加牌坊、古亭古廊等,以及高低错落的古风韵围墙,达到完善古街空间完整性的目的。
“保护是为了更好发展,发展才能更好保护。”在赵昌荣看来,该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城乡规划法、文物保护法以及相关保护条例、法规,以解决好保护与发展的平衡问题。“复活”古城建筑群并非单纯、冰冷地恢复其轮廓肌理的历史斑驳与沧桑感,而是逐渐恢复历史上曾有的人气与烟火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