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尽基层搬砖人的辛酸与无奈
发布时间:2023-03-01 00:46来源: 未知一个痴迷于数字的“算呆子”,一宗隐藏在大明历史中的丝绢赋税案,牵动官府与民间旷日持久的复杂与折腾……各种波折,让当代人也百感交集——这又是来自马伯庸小说的改编影视剧、正在热播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即便在长视频平台“降本增效”的大前提下,该剧仍是爱奇艺重点投入的年度项目。
资本对马伯庸小说影视版权的青睐毋庸置疑:马伯庸IP改编已播出的影视剧包括《三国机密》《古董局中局》《长安十二时辰》《风起洛阳》《风起陇西》;《两京十五日》《长安的荔枝》已被买了版权,正在影视化的路上。
他并非生来就是作家,跟普通打工人一样,马伯庸曾白天在外企打卡上班,业余时间疯狂写作。直到2015年,他的畅销书版税收入远超上班赚的钱,才辞掉工作全职写作。尽管如今影视版权变现来得排山倒海,但马伯庸依旧保持每天产出4000字、每年写完一本书的勤勉。
难得的是,这样一个高产和高收入的作家还保持着一份清醒与通透。他将笔名取做马伯庸,“看起来憨憨的家中老大,不是聪明的,但踏实稳重。”小人物、大时代,马伯庸从历史的缝隙中挖掘鲜为人知的故事。他是炙手可热的当红作家,他也明白在快速变动的世界中,浪潮来来去去,所谓的人生赢家或芸芸众生,谁都不过是历史里的一粒尘埃。
“我相信AI一定有一天可以做到和人写得一样好,我也相信自己一定有才思枯竭、写不动的那一天。”面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马伯庸在一个小时的专访中,语速飞快、表达能力极强、对刁难的问题来者不拒,原因大概也是兴趣得以实现的纯粹,因为纯粹所以快乐,拿得起也放得下。
高产作家的松与紧
“最近在看书,调研。”《显微镜下的大明之丝绢案》还在热播,上一套长篇小说《大医》才刚付梓出版不到半年,马伯庸的新书《食南之徒》就开启了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