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岳飞写下另一首《满江红》

发布时间:2023-02-25 11:05来源: 未知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电影《满江红》热映,再次激起人们对南宋名将岳飞的热切讨论,激发对“精忠报国”英雄精神的无限崇敬。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在被称为“英雄城市”的武汉,岳飞曾写下另一首《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其所表达的报国之志和英雄情怀,可谓与《满江红·写怀》(即“怒发冲冠”词)一脉相承,一气贯之。

“一鞭直渡清河洛”

屯兵七年,四次北伐,驻防武昌是岳飞人生的高光时刻

初春,江城武汉,一场春雨过后,横亘武昌城区的蛇山愈发苍翠。逶迤的山脊之上,黄鹤楼公园东区一隅,一座高达8米的青铜雕像巍然屹立。身材雄壮的将军依马而立,左手持卷、右手勒缰,神情忧愤。

武汉黄鹤楼公园里的岳飞雕像。皮曙初摄

这是南宋名将岳飞的雕像。

居于景区一隅,与稀疏的游人相应的是,很少有人知道,家喻户晓的岳飞与武汉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实际上,生在汤阴,葬在临安,被追封为“宋岳鄂王”的岳飞曾在武汉长期驻军,并在武汉及其周围湖北江汉流域地区度过了他一生中抗金战功最卓著、成就最辉煌、英名最震撼的7年。

据《宋史》记载,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年)秋,伪齐刘豫政权在金的指使下,派叛将李成进犯襄阳、唐、邓、随、郢诸州及信阳军。翌年,岳飞提出进讨李成、收复六郡的主张,并指出襄阳六郡乃是收复中原的基本,得到朝廷认可。

当年四月,岳飞奉命率军由江州(今九江)向鄂州(今武昌)挺进,继而一路向北,开始第一次北伐。经过约三个月的浴血奋战,至七月,成功收复襄阳等六郡。凭襄邓大捷之功,年仅32岁的岳飞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屯兵武昌。

武汉黄鹤楼公园里的岳飞亭。皮曙初摄

武昌控长江、扼汉水,位于两江交汇之处,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其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孙权在此筑夏口城,后来名扬天下的黄鹤楼,就是夏口的军事瞭望台。

唐宋以后,当年的军事哨所已成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无数迁客骚人登楼望江,极目远眺,面对滚滚江水、浩渺烟波、历历苍木、萋萋绿洲,或感叹时空无涯、天地悠悠,或怅惘白云黄鹤、神思驰骋,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烟波江上使人愁”等无数境阔意丰的诗篇。

岳飞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也是一位豪情满怀的诗人。第一次北伐的成功,更加激发他收复中原故土的雄心壮志,也激荡起他对故国山河遭人蹂躏的沉郁悲愤之情。一日,登上黄鹤楼,凭栏北望,低云颦蹙,江河呜咽,岳飞深感切肤之痛、锥心之伤,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