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电视剧《三体》刚收官,观众便迫不及待催问:

发布时间:2023-02-25 11:01来源: 未知

据作家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三体》刚收官,观众便迫不及待催问:“《三体2》什么时候来?”

截至记者发稿,让科幻电影有了独树一帜中国表达的《流浪地球2》国内票房已达38.63亿元,在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亦佳绩频传,引发广泛关注。而科幻题材网文也正从“小众圈子”成长为日益主流的文化现象——据统计,过去的一年里,网文领域涌现出大量科幻作品,光是阅文旗下起点读书就发表了4万余部,较2021全年增长近70%,且年度月票榜TOP10中50%上榜作品具有科幻元素。

随着科幻热潮持续升温,业内欣喜看到本土文学创作“后浪”奔涌的同时,忍不住追问:下一部《三体》《流浪地球》在哪?

爆款难以复制,科幻细分题材有“高门槛”

线上电商平台统计数据显示,直到现在,刘慈欣科幻作品仍是“一骑绝尘”——以高达近九成的比例,遥遥领先其他国内原创科幻小说的销量。

尽管《三体》《流浪地球》让中国科幻实现了“弯道超车”,但“顶流”之外,要打造“黄金时代”则需一批新锐力量和作者梯队持续的创作来支撑。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犀利指出:所谓“科幻热”似乎更像是“刘慈欣热”,“不少人对科幻小说的理解还很局限,我们的未来任重道远”。刘慈欣本人也曾直言,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幻类型文学,不可能凭一两本书就达到世界级水准,得有很多部同等成色的精品才行。

“《三体》《流浪地球》的成功路径不可复制。不止科幻,任何一个文学类别,各个时期的现象级作品都是不可模仿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一代年轻科幻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影响的焦虑”,而AI迭代升级为想象力带来更高的挑战。科幻作者所面对的边界,就是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边界。如何拓展或重绘边界,是创作者可书写的新空间、新维度和新方向。

有资深编辑表示,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将科技和文学打通融合,使其成为完整的嵌合体,而不是为传统故事披一层高科技外皮就能称之为科幻小说。科幻题材本身的“高门槛”在于,不仅仅依赖语言能力和叙事方式,还承担了“新技术翻译家”角色,对作者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审美提出双重挑战。“科幻创作看似很硬,但不能缺少对美学的探索。”在科幻作家万象峰年眼中,刘慈欣作品的独特在于,表达复杂主题的同时,又能以非常简洁的极致美学来呈现,达到科幻题材的有效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