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经典行列的中外探案小说

发布时间:2023-02-25 10:56来源: 未知

从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到《唐朝诡事录》都引发观看狂潮,剧中的神探狄仁杰被很多人称为“东方的福尔摩斯”,而还未上映的电视剧《大唐狄公案》则是改编自荷兰汉学家、外交官高罗佩的经典同名小说。《大唐狄公案》发表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作品,高罗佩写这部逾百万字的巨著正是由于受清代小说《狄公案》的影响,这让人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通常被视为通俗小说组成部分的探案小说的经典化历程。

西方的探案小说从一出现就带有跨文化的属性。1841年,美国作家爱伦·坡发表了短篇小说《莫格街凶杀案》,开西方探案小说之先河。爱伦·坡让故事的发生地跨越大西洋,来到法国巴黎,文中的侦探也是法国人迪潘。作家博尔赫斯在《威尔基·柯林斯〈月亮宝石〉》一文中提出:“这篇小说(《莫格街凶杀案》)的发表确立了侦探小说写作的基本原则:扑朔迷离,似乎难以侦破的命案;坐在办公室里,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逻辑推理将案情查明的侦探;以及侦探的某位身份不明的朋友所提供的案情。”象征主义的先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是爱伦·坡的拥趸,他把爱伦·坡的作品翻译成法文,广为传播。爱伦·坡还颇受鲁迅先生的推崇,在由鲁迅和周作人的16篇译文组成的《域外小说集》中,就收了亚伦·坡(即爱伦·坡)的小说《默》。有意思的是,今天的读者在提到早已进入经典作家序列的爱伦·坡、陀思妥耶夫斯基时,由于他们的作品涉及广泛,人们首先想到他们是作家,而不是探案小说家。爱伦·坡只写了5篇探案小说,却被后来的作家竞相模仿。陀思妥耶夫斯基于1866年发表的小说《罪与罚》,第一章描写拉斯柯尔尼科夫的犯罪,剩下的篇章则都是描写犯罪的惩罚,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重点是犯罪前后的变化,而不是探案的过程。这部作品让他扬名欧洲。

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侦探莫过于福尔摩斯。自1887年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的探案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第一篇《血字的研究》刊发以来,福尔摩斯已经成为侦探的代名词。英国广播公司自2010年开始出品的《神探夏洛克》系列剧就改编自《福尔摩斯探案集》,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荣获多个奖项。福尔摩斯的魅力究竟在哪里?在《回忆录·最后一案》中,福尔摩斯在死前说:“如果我生命的旅程到今夜为止,我也可以问心无愧地视死如归。由于我的存在,伦敦的空气得以清新。在我办的一千多件案子里,我相信,我从未把我的力量用错了地方。”阿瑟·柯南·道尔在写完《血字的研究》《四签名》《冒险史》《回忆录》后,就让福尔摩斯与莫里亚诺同归于尽。但热情的读者拯救了福尔摩斯,此后阿瑟·柯南·道尔让福尔摩斯复活,于是又有了《归来记》《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恐怖谷》《最后致意》《新探案》。与之类似的是,清代小说《施公案》由于很受欢迎,从初刻的97回被续写到528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