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小说“不正确”,人生也“不正确”

发布时间:2022-09-14 21:27来源: 未知

小说家对我来说不是职业,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吉田修一

今天,吉田修一满54岁了!

距他以《最后的儿子》获文学界新人奖出道,正式步入文坛以来,已过去了25年。这25年里,从纯文学到大众文学,从都市小说到犯罪小说,从善良温暖的小城青年到为艺疯魔的国宝级艺术家,从极度私人化的情感流动到令人屏息的悬疑推理,吉田修一从未把自己的小说创作束缚于某一固定类型或某类固定题材里。他不断尝试、拓展、驰骋,令自己的“疆土”幅员辽阔,千变万化。他的努力有时叫好叫座,有时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无论怎样的文坛与市场反馈都不能令他停止文体与题材探索。

吉田修一

当年以《公园生活》获芥川奖后,吉田修一在高兴之余似乎松了一口:得了这个奖,之后的十年屡战屡败都没关系。在吉田看来,纯文学最高奖是对创作才能的肯定,而肯定的目的,则是为自己赢得十年的试错时间。

小说“不正确”,人生也“不正确”

所有的尝试,都组成了吉田修一文学创作的多重面向。吉田修一的官网把他的创作按“文学—物语”(可以理解为纯文学—通俗故事向)、“草食—肉食”纵横两个坐标分为四个象限;而有位日本读者则别出心裁地说:从作品来看,存在“三个吉田”——白担当、黑担当、纯担当。先不说这个分法是否严谨全面,至少读者也能清晰意识到吉田的创作面向是多么丰富而截然不同。

《横道世之介》

《找不到工作的一年》

大学毕业也兜兜转转“不务正业”的横道世之介

@《横道世之介》剧照

“白担当”自然是指他那些风格明快、气质明亮又易读的作品,像《横道世之介》及其续作《找不到工作的一年》,一个充满善意性格开朗的小城青年在每个与他相遇的人心里留下的吉光片羽;或者像从民间传说的内核出发的《平成猿蟹合战图》,读之令人捧腹也令人振奋。

《平成猿蟹合战图》

而“黑担当”应该是指吉田以犯罪为主题的小说,把人物在犯罪瞬间的复杂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也在每桩罪案背后铺展惊世骇俗的人性画卷。如《同栖生活》,来自都市生活的压抑疏离和浮游般的孤独,让人只能扭曲地通过暴力与他人建立情感羁绊;又如被拍成全明星阵容电影的《怒》,探讨的则是与罪案牵扯又无法坦诚相待的人们,如何摸索“信任”的边界;再比如《犯罪小说集》,这是一部全由罪案连缀而成的中篇集,而每个犯罪者身后,都是深不见底的生存悲哀,动机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也从不清晰。黑色的人性咏叹流淌在这些小说里,而吉田说:我写小说时,完全不想站在正义的一方。我一点也不想在小说里写“正确”的东西。

《同栖生活》

《怒》

《怒》电影剧照

因为正义是雄辩的,而吉田更想做的,是倾听那些常年生活于阴影中,连自身的语言都找不到,也无法以雄辩之姿为自己说话的人,他们是田代哲也(《怒》),是清水祐一(《恶人》),是善次郎(《万屋善次郎》)。而不爱写“正确”的东西,也是因为人是在所有倾斜的、失衡的、充满裂缝的,与看不见光的地方,才歌唱,才起舞。

《最后的儿子》

《公园生活》

至于“纯担当”,则是吉田的纯文学作品,像获新人奖的《最后的儿子》,获芥川奖的《公园生活》,它们没有节奏分明的情节,却充满某种极为细腻的情绪流动与情感输出,要体验当代人无法言说、没有理由的孤独,“纯担当”的吉田是最好的。

吉田的小说是自由而“不正确”的,吉田在成为职业小说家前的人生,也是自由而“不正确”的。

没有继承长崎老家的酒庄而来到东京念大学的吉田修一大学毕业后并没有按部就班地进入职场,成为社会人。他选择了晃荡晃荡的人生,一边打工一边写作,一边谋生一边表达,而谋生也是某种程度的生活体验。他在工地搬过砖,当过空调清洁工和游泳教练,在酒吧调过酒,也在宾馆做过服务生,而他的这些经历和体验,大多成了他小说人物的一部分,让他们沾上了泥土与生活的气息,读来尤为可信可爱。

《国宝》

躲到酒店里写出来的

《春天,相遇在巴尼斯百货》

天赋、努力与运气相乘的结果是吉田在29岁凭借《最后的儿子》获文学界新人奖,正式踏入文坛,稿约纷至沓来,基本实现自己成为职业作家的梦想;继而在36岁(2002年)凭借《公园生活》获芥川奖、凭借《同栖生活》获山本周五郎奖,不仅在日本当代文坛有了自己的地位,也从此过上了可以高枕无忧专心写作的生活。

而《春天,相遇在巴尼斯百货》就是他获芥川奖后的第一部作品,可以视为他职业生涯第二阶段的出发之作。

获芥川奖后,吉田家电话打爆,鲜花盈门,整个房间一片狼藉,吉田迫不得已只能“躲”到酒店待了十天,此间写下了散文和三部短篇,而《春天,相遇在巴尼斯百货》就是最早完成的。因为芥川奖分量不同,所以获奖后的吉田在接到立刻要为文学界写稿子的拜托后,也苦苦思索怎样的题材和内容才能担起这一“新的起点”的重任。这时他想到了当年获得新人奖的《最后的儿子》,便决定以处女作的续作开启自己的职业生涯第二阶段。

《春天,相遇在巴尼斯百货》

即将上市,敬请期待!

这是一部关于流淌在都市生活里的多重时间的连作短篇小说集。每一部都有相同的主人公,时间看似连贯,实质是断裂而分散的。主人公在每部短篇里与不同的人相遇,其实度过的,也就是不同的时间,身处另一重时间轨道里。只是,生而为连续时间里的生命体的悲哀,就是无论曾如何努力地逃离过去,也总会在某个时刻被过去召唤;无论曾认为多么正确的选择,也可能突然在某个时刻围剿命运。

吉田如此善于书写人在平稳安宁、日常缓慢叠加的生活里,突然瞥见深渊的一瞬,也如此善于书写人在瞥见深渊后,因受到吸引而回应深渊的细微一瞬。就像《高速公路休息区》里,上班路上的筒井为了变道只是把方向盘向左拨了45度,就此驶出车流的常轨,驶入了15年前遗失手表的地方。其实对筒井来说,他真正驶入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过往,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时间概念,是他没能选择也没能度过的另一种时间,是所有在工作与家庭中浮沉的中年人实现不了的渴望与抵达不了的脱轨。

2016年,吉田修一曾在上海国际文学周时来华,与广大读者见面,并度过了日程紧凑到“只有空逛便利店”的三天半。而在所有访谈里,最动人的一段是他说起自己最要好的幼年玩伴,一个早逝的女孩。“也许正因为她过早地离开了,我才会一直念念不忘吧。”对吉田来说,这个女孩正如《春天,相遇在巴尼斯百货》一书的倒数第二个故事《乐园》里的女孩,去度过另一种时间了吧。

2016年吉田修一在上海参加活动

最后,祝吉田老师生日快乐。

祝他的爱猫小金小银健康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