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贵阳市群艺馆:足不出户,共享文化福利

发布时间:2022-01-07 17:52来源: 未知
  贵阳市群艺馆的排练室里传出了男声合唱《欢乐的那达慕》,原贵阳市歌舞剧院老师陈天桂翻开歌谱,指导学员们分声部进行合唱。“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做一件事,就会很开心。”一位学员告诉记者,贵阳市群艺馆提供场地的同时还有专业老师进行授课与指导,让他们老有所乐。
  
  声乐、舞蹈、乐器、摄影、书画、诗词、京剧……每个周一上午至周五下午,贵阳市群艺馆的各个功能室都会迎来不同爱好的中老年人。
  
  贵阳市群艺馆“一圈”辐射的范围有限,住得远的、交通不够便利的、腿脚不便的市民难道就享受不到此项福利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目前我们有400门慕课,市民足不出户便可通过移动端联通数字文化馆,免费收听收看专业老师的授课视频,共享文化福利。”贵阳市群艺馆徐馆长告诉记者,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贵阳市正逐步优化数字文化馆和涵盖10个区(县、市)的文化馆课程资源,省、市、区、乡镇的数字文化馆相继连通,今年底有望开通。
  
  除了无需见面、视频课程资源无偿分享外,贵阳市群艺馆的服务也实现了“面对面”。社区需要组织什么文化活动,需要哪些培训支持,贵阳市群艺馆联合10个区(县、市)文化馆的专业老师提供“点对点”上门服务。
  
  12月15日中午,家住金元国际的海阿姨和舞蹈团的伙伴们聚在一起,温习新学的敦煌舞。海阿姨告诉记者,她所在的金元民舞团里,绝大多数成员没有舞蹈基础。“我们向社区提出我们的需求,不到一个星期,区文化馆的专业老师就给我们带来了专业的指导。”海阿姨说。
  
  11月1日,根据金元社区需求,观山湖区文体广电旅游局组织区文化馆、区图书馆、体育总会,与金阳街道办相关人员在金元社区召开座谈会,以征求群众实际文化需求为基础,拟定《观山湖区文化馆走进金元社区系列活动方案》。就方案内容进行讨论、协商,确定与区相关部门协调,联合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的计划。11月17日,观山湖区文化馆在金元社区开展摄影展活动;11月30日,应居民需求,区文化馆对金元社区业余文艺队伍开展舞蹈培训……
  
  社区图书共享系统 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12月13日下午3时半,73岁的宋佩群奶奶在市图书馆的阅览室里翻开了一本《环球》期刊,有着30年党龄、从企业退休后的她养成了每天读书看报的习惯。宋奶奶坦言,她家所住的位置走到市图书馆至少需要20分钟,若是到省图书馆还需要乘车,远远超过了“15分钟生活圈”的范畴。
  
  “贵阳市建设了‘社区图书共享系统’(阅享易栈)图书分享平台,该平台由移动应用端、数据云和线下智能书柜三大部分组成,线下智能书柜作为实体图书分享、借阅、售卖及电子图书的承载;移动应用端则联通线上和各书柜,实现查询、图书取阅、电子书下载等功能;数据云则负责储存、处理对接及提供各种应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整合闲散的、分散在市民手中的海量图书资源,有效盘活社会闲置的图书文献资源。”贵阳市图书馆郭馆长告诉记者,2018年11月,贵阳市图书馆以《“分享图书”新型全民阅读推广模式研究》申报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课题,经国家文旅部评审为合格。该课题以“分享图书”为核心理念,构建以图书为中心的政府、市民间的互动关系,整合政府、社会力量资源,促进政府、市民的良性互动,与当下的“15分钟生活圈”极为契合。
  
  贵阳市政府持续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已在公共图书馆、城市综合体、社区、公园等方便市民使用的地方设置了159台智能书柜,系统注册用户数50804人,读者分享图书116749册,取阅图书107907册,日均用户活跃数达到2856人。该项目使图书馆服务和读者之间日益贴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共图书馆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痛点。
  
  随着“社区图书共享系统”建设的不断完善,相信有越来越多的市民不出“15分钟生活圈”就能共享全市的好书,相当于每个人的家门口都有一座“图书馆”。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贵阳市文旅局以划定的140个“15分钟生活圈”为主要区域,以建设提升公共文化设施为主要目标,以“15分钟文化生活圈”为主要任务,将着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逐步完善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提升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根据计划,2021年贵阳市将按照《“一圈”规划建设导则》,在32个示范生活圈中至少按标准建有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或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22年,对“15分钟生活圈”内基层综合文化服务设施进行新建或提升改造,对140个生活圈内无任何综合文化站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进行新建,已有综合文化站和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标准进行提升改造。除2021年已提升改造完成的,按辖区内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中心总数30%的目标任务推进,优先保证“15分钟生活圈”内文化服务设施完成提升改造。2023年,对辖区内其他未完成提升改造的乡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中心进行全面提升改造。
  
  根据要求,每个生活圈中要建设一个品质提升型综合文化站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须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等在硬件建设和活动开展中提升品质、突出特色、强化效能,打造示范性文化服务设施的“样板间”。还须统筹整合资源,将文化公园、文化广场、文化展示馆、民间博物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等设施纳入“15分钟文化生活圈”,鼓励社会资源免费向公众开放,充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