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赋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20 11:44来源: 未知

2021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对贵州发展提出总体要求,为贵州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书记在视察民族村寨——贵州省黔西县化屋村时,对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助力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明确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和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使命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如何发掘民族文化的当代价值,如何把握文化发展规律走向,如何紧扣时代脉搏用好民族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等,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历史性认知凸显民族文化的意蕴价值

文化是一个极具“历史质感”的命题,是时间积淀内涵的结果,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承载着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艺术文化、科学技术等各方面。文化的内涵丰富,有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之分。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支撑着这个民族的繁衍生息,是维系其发展的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它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是一个民族最动人的精神底色。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在探讨如何以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赋能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之前,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认知方面的问题,要深入思考如何在文化自信中全面、科学认识民族文化,进而认知民族文化与民族地区发展等问题。民族文化特别是优秀民族文化,是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化。它本身具有“生产力”的内涵,即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文化产业和民族文化事业构成民族文化生产力的主要内容。长期以来,对于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的文化,我们容易产生认识局限。东西部发展客观差距和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的客观事实等,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民族的都是封闭的”“边远的都是落后的”定式思维,这是不科学的。因此,我们要更新认识,匡正“民族的都是封闭的”认识偏差,构筑“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自信,充分用好民族元素;纠正“边远的都是落后的”认识偏差,构筑“边远的更是多彩的”文化自信,充分发掘好民族地区的地域特色。在用好民族元素和发掘地域特色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和释放民族文化的生产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民族文化力量”。

从文化的内涵和实践价值中,我们不难看出民族文化与民族发展的内在联系。历经时间考验,不断积累传承至今的民族文化有其可开掘的优秀资源。从历史纵深处走来的民族文化,赓续着民族智慧,在结合时代特点与现实诉求中必将焕发生机。

创新性发展永葆文化生命力的必然走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为我国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我们要抢抓机遇,从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独特性上去用好多样的民族元素,实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用创新发展来实现传承,保持优秀文化鲜活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