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发布时间:2021-05-20 11:43来源: 未知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回应时代之需,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积累的文化建设宝贵经验。

文化建设是我们党夺取巩固政权的重要武器和法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坚持以先进文化凝聚民心,以理论创新指导文化实践,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方向,在百年的接续奋斗中形成了宝贵经验。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的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引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精神旗帜。当时,党内许多同志由于文化基础薄弱,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意识中还存在非无产阶级因素,因而,坚持在党内开展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思想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成为党的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尤其是通过延安整风运动等促进全党思想高度统一,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有了空前提高。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4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宣传工作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析方法,用人民的语言,很有说服力地去说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情况的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面对复杂的思想领域斗争,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全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结合中国国情来建设社会主义,党内必须在思想领域内既反“左”又反右。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21世纪初,面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斗争的复杂性与尖锐性,胡锦涛同志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主动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方向性、全局性、根本性的指导和部署,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与实践,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根本制度提出来,从制度层面筑牢了文化建设的四梁八柱。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加强党的领导是确保文化建设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

坚持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加强党的文化建设,不仅是我们党战胜敌人、夺取政权的思想武器,也是实现党和国家稳步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长远之策、固本之举。

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就把文化建设与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权紧密联系在一起。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工作的对象是工农兵及其干部”。在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秉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为民情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红色革命文化,成为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