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中国文化是一个重情的文化

发布时间:2021-04-04 15:13来源: 未知

十年来,我已经很少回乡过春节。但每年的清明,除了去年受疫情影响外,风雨无阻,一定回乡祭扫。

清明为何回乡扫墓?中国文化之根不能断绝

很多朋友问,对一个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清明为何要千里迢迢回乡扫墓?

这里有三个关键词要和大家分享。

第一个词是乡土。

中国文化特重乡土情谊。所以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

清明为何回乡扫墓?中国文化之根不能断绝

叶落归根,告老还乡。代马依风,狐死首丘。

即便很多人活着没有回去,死后也要归葬乡里。

这就是中国人的乡愁世界,越是全球化的今天,越有独特的意义。

出生在大都市的孩子,尤其需要乡土认同和故乡意识。

维系游子与乡土的诸多纽带中,最重要一条的就是墓。

无论走多远,无论如何疲倦,伤痕累累,因为父母、亲族、友人的坟墓,让我们有了根的感觉。假如斩断了这个纽带,也就等于将游子变成游魂。在高节奏的现代文化碾压下,个体将更加虚无。中国文化的凝聚力也将大打折扣。

第二个词是感情。

中国文化是一个重情的文化。这个情起于血亲之情,却超越了血亲之情。

中国古人特重五伦:父子、夫妇、长幼、君臣、朋友。

将“朋友”与父子、夫妇、兄弟姐妹、君臣并列,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极大特色。

高山流水,季子挂剑。

从《史记》的管鲍之交,到王右丞的《哭祖六自虚》,从中应该不难感应到友情在中国文化中的独特魅力。

所以,清明祭扫,感怀的也就不仅仅是亲族,也包括了友人。

推广出去,烈士之祭奠,古战场之凭吊。都是现代清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不局限于一家一姓,一时一地。

第三个词是生死。

人生下来,只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只要是人,无论是大人小人,好人坏人,最后一定会成为死人。

生与死,是一体两面。只有懦弱、衰老的文明才讳言死亡。

传统中国的死亡教育,首先是在坟墓前完成的。

很多外国学者认为中国人没有超越性信仰,其实是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表现。

墓园就是中国人的圣殿。

在这里,无论你面对的是亲族还是朋友,乃至从未谋面的先贤英烈,都不难在默默无言的心灵沟通中,汲取到超越时空的力量。

清明为何回乡扫墓?中国文化之根不能断绝

事死者,如事生。

这六个字,只有在坟墓前,才能深刻体悟到其背后真正的力量。

而中国人顿悟死,仍是为了更好的生。

包括选择清明时节本身,就已经写下了祖先的期许。

清明是春季踏青的好时节,在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区,都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但同时,这又是一个多雨的时节。这种春日的细雨,冲淡了喜悦,但又非凄苦和绝望,而是一种淡淡的哀愁,清浅的惆怅。

所以,古人选择这样一个时节扫墓,其实是希望活人能够充分感受到生命的生生不息。过程是肃穆的,但绝非一味伤痛凄苦。

清明为何回乡扫墓?中国文化之根不能断绝

中国能由中原之中国而为中国之中国,进而为亚太之中国,世界之中国。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乡土、感情与生死担当的凝聚。

但是,忙碌的现代人,真的是忙碌。在时间碎片化的趋势下,真的很难找到大块的时间,感受一下乡土,回味一下感情,思考一番生死。

所以,给大家一个假期,保留一个传统,绝非累赘,其实是一次难得的修炼。而且,这个假期还可以更长一些。

未来,春节的意义仍然重大,但在乡土情怀层面的影响,将逐渐为清明所反超。

告别钢筋水泥的密林,回到自然之中,让脚踏在泥土里,用心灵去链接逝去的时光,感悟先辈的筚路蓝缕,说出心里无人倾诉的话语。

这就是中国,中国人的清明。你与我,共同拥有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