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新闻 >

东北暴雨为水稻等粮食作物带来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2023-08-16 01:07来源: 未知

中央气象台正研级高级工程师赵秀兰、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曲辉辉、黑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研究员杨微

连日来,东北地区遭遇持续性降雨。受其影响,吉林北部和西部、黑龙江南部、辽宁西北部等地部分稻田水位偏高,其中黑龙江省五常市、吉林省舒兰市等地,一些处在低洼河或沿江河地块的稻田被水淹没,部分稻田水位深度达3米多。

“来势汹汹”的暴雨和洪水给水稻带来哪些影响?玉米、大豆等其他粮食作物是否也遭遇同样经历?台风“卡努”带来的风雨天气,对水稻类粮食作物造成哪些影响?听听农气专家怎么说。

水稻类粮食作物忌长时间被淹

8月以来,东北地区降水天气较多,吉林北部和西部、黑龙江大部降水偏多1至4倍,其余地区降水正常或偏少,大部稻区水稻生产用水充足,水稻长势良好。

然而,接连两个影响东北的台风打乱了水稻的正常生长节奏。当前,大部分水稻正处于抽穗扬花阶段,最怕被水淹。如果稻田水位过高,超过水稻耐涝程度,极易引发花药败裂、柱头过湿等情况,进而导致水稻授粉不良或无法授粉,容易形成空壳,增加空秕率。同时,多降水天气还伴随日照偏少,对水稻开花授粉也有不利影响。所以,受涝严重的地块会造成水稻减产。

暴雨对于其他粮食作物带来的“威胁”也不容小觑。此次强降水导致黑龙江哈尔滨东南部、牡丹江西部等地的低洼地块出现内涝,与内涝区域内各种作物相比,玉米播种面积最大。日前,黑龙江北部部分地区玉米正处于吐丝期,全省大部地区玉米进入灌浆乳熟期,长时间的积水浸泡让玉米植株根系养分吸收受阻,生理活动受抑制,使其吐丝和籽粒灌浆速度都有所减慢。

大豆的处境与玉米相似。当下正处于结荚至鼓粒期的大豆,在遭受渍涝灾害后,将发生结荚缓慢、长势偏弱等情况。

qxtx全国20厘米土壤墒情(2023年8月11日08时)

风雨影响或使粮食作物倒伏

台风“卡努”带来的风雨影响范围与前期部分农田渍涝灾害区高度重叠,会加重农田湿涝灾害。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根系通气不良容易缺氧,少数低洼地块作物可能受淹严重,导致植株早衰或死亡。

风雨天气下粮食作物还容易发生倒伏。湿涝农田土壤水分饱和、土质松软,若同时伴随大风,作物倒伏概率增大。倒伏后,田间环境郁蔽,作物营养输送和后期灌浆速度都会有所减慢。以水稻为例,倒伏使茎秆折叠,直接影响水稻的养分输送和水分吸收。同时,叶片相互重叠,减弱光合作用,易导致籽粒后期灌浆脱水不充分甚至捂霉,造成产量下降。

预计15日至20日,东北地区雨势减缓,大部地区以多云天气或弱降雨天气为主,光温条件较前期改善,对水稻抽穗开花灌浆、春玉米吐丝灌浆和大豆结荚鼓粒等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