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新闻 >

这群人全年无休 只为解读天气的“心情”

发布时间:2019-12-19 15:01来源: 未知
  未来几天,空气质量怎么样,会是蓝天吗,能不能户外活动,要不要戴口罩?近年来,空气质量预报走入千家万户。那么,这些预报从哪儿来?
 
  12月17日上午,省环境监测中心会商中心大厅里,一长排电脑旁,王玲玲正带领空气质量预报员看着五颜六色的天气图像曲线,研判着空气质量数值模式、污染源排放等大量信息,会商后,形成了未来7天全省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中午12点,新出炉的预报信息在互联网上正式对外发布。
 
  空气质量预报员,是个“年轻的职业”。随着人们对空气污染日益关注,2015年我省实现空气质量预报,王玲玲和她的团队成为河南省第一批空气质量预报员。
 
  “这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原来只有环境空气监测,没有预测,一切从零开始,边工作边学习边建设。”王玲玲说,这其实也是她的人生转折。
 
  王玲玲曾在环境监测科研一线工作了24年,是一名优秀的监测技术人员,走遍全省,一直从事我省饮用水、大气和土壤有机物污染调查研究及应急监测工作,编制10余个国家亟需先进分析方法,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项。
 
  2014年她受命开创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业务。工作伊始,团队只有两个人,数据缺乏,空气质量成因复杂,受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受生产生活等人为影响。“信息来源有限,缺乏系统气象学知识,经验积累少,数值模型还不成熟,对预报员来说,难度大。”王玲玲感到这项工作不易。
 
  但她更感到预报工作沉甸甸的责任。预报关系千家万户,服务百姓健康防护,服务大气污染防治。根据预报,提前发出橙色、红色等预警,进行减排管控,减轻污染。
 
  这些年来,王玲玲带领大家奋斗不息,刻苦钻研大气和气象物理等多门学科,带领年轻技术人员投入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事业,研究全省空气质量预测演变规律,不断更新预测模型。
 
  全省空气质量预报持续升级——从5天预报延长至7天预报,创新推出最高最低预测级别,实现分时段预报等。可以每小时预报,也可作10天至15天的中长期预报。
 
  为了深入研究PM2.5污染成因,她带领团队在全省陆续建设了10座大气综合观测站,有了较为丰富的数据。据此,空气质量预报员们解析PM2.5成因,分析每次重污染过程机理,承担了大气科技专项,研究大气污染变化规律和联防联控技术。
 
  在省环境监测中心,空气质量预报员的队伍也逐步壮大,一批年轻人陆续加入,从1人到4人发展到目前6人。
 
  一年四季,全年无休。春秋季关注沙尘、大风扬尘、干热风等,夏季关注极端天气、臭氧污染,冬季关注PM2.5应急预警。
 
  一年365天,轮流值班。每逢节庆日、重大活动、冬防期间及重污染天气,恰恰是空气质量预报员们最为忙碌的时期。
 
  污染攻坚战打响以来,这支队伍兢兢业业,每天快速提炼大量信息数据,分析研判大气质量形势,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
 
  “感觉很累,也很辛苦,但也很有收获感。”王玲玲说,“这几年空气质量越来越好,蓝天白云的好天越来越多,大家见我第一个话题,往往就是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了。空气质量预报工作充满挑战,内容丰富,贴近百姓生活,很有意义,希望更多年轻人从事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