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五千年文化底蕴的江南小镇
发布时间:2022-03-07 20:48来源: 未知一、恬淡静雅,却不失自然之美
“游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浔走一走”,南浔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的美誉。它并没有周庄和乌镇的华美,反而多了一分恬静和淡雅,这正是江南风情独具特色的魅力所在。
作为中国首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江南古镇,南浔不仅有颇具江南魅力的典雅之美,还有中西合璧的别样融合之美。
一街一巷,一砖一瓦,一亭一树,一桥一溪,尽显恬淡静雅的柔美。庭院深深,依山傍水,与自然风光融为一体,让寂静的自然风景多了一丝人文情怀。
作为丝绸名镇,这里曾经是江南最繁华的地段。明清时期,南浔是专门为皇室贵族织造丝绸的地方,经济富庶。
“四象八牛”
“湖州整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虽然有些许夸张,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座江南小镇的繁华。
据史料记载,19世纪90年代初,清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有七千万两左右。而南浔小镇的财产总额大致在六千万至八千万两的范围,一个小镇真正达到了富可敌国的地位,其经济地位可见一斑。
沈万三、邢赓星、顾福昌、张颂贤、金桐、刘镛、周庆云等等都出自古镇南浔。清光绪年间,南浔民间及江浙一带以丝绸发家的富商,按照财富总量被称为“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
这些“南浔丝商”最富裕的就是“四象”之首刘镛。“刘家的银子,张家的才子,庞家的面子,顾家的房子”。南浔民谣里“刘家”指的就是刘镛,据传刘镛财富有二千多万两白银,可见“南浔丝商”真的富足。
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南浔古镇的历史比很多古镇都悠久的它真正见证了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相传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分为九州,南浔归属于扬州。春秋战国时期,南浔经历吴、越、楚的洗礼,依旧耀眼夺目。南宋时期,南浔成为“商贾云集,水陆要冲之地”。辑里湖丝、善琏湖笔、双林绫绢,各种手工制品都出自这个物华天宝的文化古镇。
南浔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杰地灵的宝地,明朝的时候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说法,南浔在宋、明、清三朝有进士41名。嘉业堂藏书楼、小莲庄、张石铭旧居、百间楼、张静江故居、宋代古石桥等等都是南浔的文化古迹。
四、挑动你的味蕾——舌尖上的南浔
南浔特色美食相当多,浔蹄、臭豆腐干、定胜糕、鳝丝炒洋葱、风枵等等都是颇有江南风味的特色美食。其中双浇面和千张包是必吃的美食。
双浇面是南浔最有名也最有特色面食,双浇面是一种浇头面,浇头五花八门,卤汁、牛肉、白鸡、雪菜、素丝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双浇面也被称为酥肉爆鱼面,状元楼、五福楼等最为正宗。
千张包是属于湖州地区的传统美食,历史悠久,制作工序复杂。首先要用豆制千张,鲜猪肉、开洋、笋衣、干贝、熟芝麻都是配料中的必需品,然后以配料为馅心,再用千张包起来,包成类似于北方三角糖包子的样式,最后跟绿豆粉放在一起煮。吃的时候可以配有一些佐料,比如辣椒油、白胡椒粉、小葱等等,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去调制。
五、魂牵梦绕,晶莹剔透的世外桃源
晶莹剔透,如梦似幻,南浔这座仿佛世外桃源的江南小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却依旧在岁月荏苒中光彩夺目。岁月的痕迹没有割舍这座小镇的水乡风情,也没有让这座小镇脱离“水市千家聚,商鱼舟结邻”的富饶。
烟雨朦胧,碧波荡漾,一叶扁舟缓缓摇曳,行驶在江面,行驶在诗中,也行驶在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