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旅游 >

一片茶叶美了乡村富了百姓,苏州洞庭山碧螺春

发布时间:2023-03-26 11:54来源: 未知

正值江南好时节,漫山茶香引客来。

3月,苏州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迎来采摘期。茶园里,随处可见茶农们忙碌的身影,他们身背背篓来回穿梭,双手在茬茬新绿中翻飞,鲜嫩的芽尖被采摘入篮。

洞庭山脚下,炒茶工们正在进行一场人与灶火的“较量”,一片片朴素无华的茶叶在一双双巧手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成为当地百姓手中致富的“金叶子”。山脚的另一边,全国慕名而来的游客行走在青山绿水间的老街、原生态村落、江南古民居中,品尝着今春第一口碧螺春茶。

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于苏州市吴中区太湖畔,因其条索纤细,银绿隐翠、卷曲呈螺形而得名,有着茶汤清香高雅、鲜醇回甘的特质。历史上,文人墨客赞赏碧螺春的题咏不胜枚举,清代著名文人龚自珍更是盛赞“茶以洞庭山之碧螺春为天下第一”。

2022年11月,包含苏州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在内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此,今年的洞庭山碧螺春茶采茶季备受关注。

3月18日,2023首届中国苏州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节在吴中区金庭镇水月坞拉开大幕。在碧螺春的诞生地,《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正式发布,围绕打造“生态绿茶第一品牌”这一目标,多维度发力。

苏州市委副书记黄爱军在活动上表示,苏州将进一步擦亮“洞庭山碧螺春”金字招牌,深入挖掘苏州茶文化特色、内涵,讲好中国茶故事;全面加强洞庭山碧螺春茶产地保护,将产地打造为高水平旅游目的地,实现“种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攻关茶科技,提升茶叶品种品质,为茶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研支撑。

苏州市吴中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近年来,通过实施洞庭山碧螺春茶原产地保护、品牌强化建设,茶文旅融合发展等举措,如今已形成了洞庭山碧螺春茶产业绿色、健康、持续发展之路,同时走宽了促农增收的致富路。吴中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茶叶重点县域”,并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2022年度“三茶统筹”先行县域的称号。

让洞庭山碧螺春走近年轻一代

春风暖,茶香浓。

初春时节苏州吴中区洞庭山上万亩茶园吐出新绿,云雾缭绕美不胜收。在太湖边品上一杯碧螺春,感受春天的诗意浪漫,成为不少人的仪式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育一叶好茶。在“天下第一茶”的美誉背后,是传承千年的文化传统和一代又一代人的汗水心血。

“碧螺春从鲜叶到干茶,全靠一双手控制,是至今中国茶中少有的、依旧保留着传统手工制茶技艺的茶种。”今年65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周永明向澎湃新闻表示,自己从13岁开始接触炒茶,至今已过五十余载,在成为炒茶手前,练习烧柴、控制锅温就用了将近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