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旅游 >

知道吗?古人春游比我们更隆重

发布时间:2023-03-17 19:35来源: 未知

春光明媚,新柳青青,天气和暖,正是一年中最惬意的时节。虽说春光无处不在,但约上三五好友,出游踏青,也是不错的休闲方式。

我国的踏青传统由来已久,对古人来说,踏青是他们春季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趁着大好春光,我们来聊聊古人春游那些事儿,说不定,还能对我们的寻春旅行有所帮助。

从上巳到清明,春游也有固定节日

说到古人春游,最为当代人熟知的可能是东晋王羲之写下《兰亭集序》的那一次:“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洋洋洒洒三百多字,让后人得以一窥那天的山水之美与欢宴之情。不过,有的读者可能要问了,“修禊事也”是啥意思?

明 文征明《兰亭修禊图》

其实,“修禊”(禊,指清洁身体)也叫“祓禊”(祓,指祓除病气),是古人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也被称为上巳节)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内容是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宿垢,祛灾祈福。

上巳节与远古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有关,在先秦时就已经出现。《论语》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约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当代 李学明《惠风归咏图》

这天,青年男女们聚在一起,还为择偶相配提供了绝佳的时机。《诗经》中的《郑风·溱洧》篇就描写过郑国的青年男女,在三月身佩兰草,出游沐浴,玩笑嬉戏的场景——“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清新且浪漫。

两汉时,祓禊甚至成为国家大典。《后汉书》记有:“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为大洁。”才女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也在《祓禊文》中写道:“洋洋暮春,厥日除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