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交通 >

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获批!轨道交通又迎来一批

发布时间:2023-04-22 16:49来源: 未知

国家级都市圈再添新成员,沈阳都市圈作为东北地区第一个都市圈入围。

  近日沈阳市市长在央视节目上表示,沈阳都市圈已经获批,成为国家批复的第九个都市圈。

  他还在节目中发出“招商令”称,全国各地乃至全球的朋友都可以在都市圈建设过程中寻找自己的商机,同时都市圈建设又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各位企业家如果想在东北发展,想面对更多的客户,也欢迎来沈阳。

  解读: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是新一轮城镇化的重点方向。自2021年2月南京都市圈获批以来,已有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及武汉7个都市圈相继晋升“国家级”。除沈阳外,第8个国家级都市圈尚未公开亮相。

 

东北第一个国家级都市圈

  2019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

  此后,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了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和武汉等7个国家级都市圈。

  从经济规模来看,沈阳2022年GDP为7695.8亿元,增长3.5%,在东北四座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大连(8430.9亿元)。从人口规模来看,沈阳常住人口在四城中同样位居第二,2022年末为914.7万人,在东北地区整体负增长背景下逆势增长2.9万人;而位居第一的哈尔滨则由于2021年大幅减少11.6万人,退出千万人口城市行列。

  综合来看,沈阳无疑是“东北第一城”最有力的竞争者。随着沈阳都市圈成功晋级,沈阳也有望成为最直接受益者,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产生更大经济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城市发展能级。

  根据今年2月公布的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沈阳将锚定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人口规模突破千万,推动经济增长量质齐升、在全国实现争先进位。

  而且沈阳把能级提升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最近发布的《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明确提出,2023~2025年,沈阳将锚定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聚焦实现“三个一”的目标,即GDP突破10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口规模突破1000万人。

南北不平衡局面能否扭转

  在明确沈阳为第九个国家级都市圈之后,第八个国家级都市圈是谁,引发各界猜测,其中对于是郑州都市圈的猜测比较多。

  2019年,河南省出台了《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实施方案》,提出加快郑州大都市区建设,完善规划体系,推进1小时通勤圈轨道交通网络和城际公路快速通道建设,打造创新活力、生态宜居、魅力人文的现代化都市圈。

  此后在规划中,河南将洛阳都市圈的范围从“1+4”扩容到“1+8”。依据已经公示的河南省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郑州都市圈,以郑州为龙头,包括了洛阳、开封、许昌、新乡、焦作、平顶山、漯河、济源8个城市。

  另外,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省会、胶东、鲁南三大经济圈协同发展,争取济南、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去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明确,“培育发展济南、青岛现代化都市圈”。

  不过,陈耀表示,很多城市向发改委提交了都市圈规划审批文件,但是,有的规划范围太大,与国家发改委对于都市圈的规划理念并不一致,而被退了回来。

  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表示,都市圈形成的重要特征是城市间有密切的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基本范围是1小时通勤圈。从地方已印发的发展规划来看,都市圈范围大多是2万多平方公里。

  发言人还表示,各地在确定都市圈范围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做到集约高效发展,防止盲目扩张规模。

  目前,包括沈阳的8个都市圈,主要集中于南方地区。沈阳是东北第一个、继西安之后北方第二个国家级都市圈。随着北方都市圈新晋成员的加入,是否会扭转南北不平衡的局面?

  陈耀表示,在很多领域都表现出南方经济更为活跃,城市活力更为强劲。比如在GDP前十城市中,目前只有北京一座北方城市。城市活力反映区域发展现状,要提振北方经济,遏制南北差距扩大趋势,关键在于发挥中心城市、大都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从经济总量来看,24个GDP万亿级城市的分布区域,南方遥遥领先:18个位于南方,6个位于北方。从人口规模来看,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共21个城市中,北方仅9个。

  陈耀表示,目前,北方城市不仅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在弱化,一些省会城市的首位度也比较低,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引领带动作用减弱,没有挑起大梁。规划建设都市圈,有利于提升中心城市的能级,以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引领区域发展。

地铁、城轨将有望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延伸

  一旦都市圈规划明确,就意味着中心城市的“势力范围”得到认可。意味着这个城市将成为整个区域的引领者,在整个区域的发展中将会获得明显先机。

  都市圈获批之后,地铁、城轨将有望从中心城市向周边延伸。这对于未能触及地铁门槛的周边地市来说,可谓及时雨;而对于中心城市来说,也能借助轨道交通不断向外拓展城市框架,从而为经济增长继续更大能量。

  此外,根据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组编的《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我国共有6个成熟型都市圈、17个发展型都市圈、11个培育型都市圈。、

  对应不同的发展阶段,都市圈建设的方向存在明显差异。对于类似广佛、深莞这样相当成熟的都市圈,城市边界几乎完全消失,全域同城化将是最终发展方向。

  对于正在发展中的都市圈而言,地铁的互联互通仍旧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再寻求规划、产业乃至公共服务的一体化。

  获批国家级都市圈只是第一步,能否真正发挥都市圈的引领作用,借助都市圈实现城市能级乃至区域增长极的跃升,才是最关键的。

都市圈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增长

  中国是一个大国,区域一体化有着多个层次。以长三角为例,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是江苏、浙江、安徽和上海三省一市的一体化。从城市和城市群意义上把握区域一体化,《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由长三角27个城市组成的中心区概念。根据这27个城市的空间特征和发展水平,形成了宁合、杭(绍)甬、沪苏等城市群,进而在这些城市群平台上,上海、南京、苏锡常、杭州、宁波和合肥等都市圈都在规划建设。可见,都市圈是区域一体化的核心区域,是我国现阶段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形态。加快规划建设都市圈,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

  有媒体在评论沈阳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时认为,面临经济、人口增长双重之困的东北地区亟需一针强心剂。文章说,“最好的强心针,当然是国家中心城市。然而,自2018年以来,‘国中’就未再进行扩容,虽然沈阳表现出志在必得之心,但靴子能否落地、何时落地,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退而求其次,国家级都市圈的到来,也给了东北地区以新的发展底气。”

  笔者不同意都市圈是中心城市的“退而求其次”。中心城市和都市圈处于城市集群发展的不同阶段。在相对发达的地区,都市圈成为城市集群的主要形态;在相对次发达的地区,中心城市是城市集群的主要形态。譬如,在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中心区,都市圈是城市集群的主体;在成渝、长江中游和中原地区,中心城市是城市集群的主力军。这是城市演化发展逻辑的一个折射。从要素和产业的角度看,它们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是,都市圈内部要素和产业的关系,以辐射、溢出和分工为主;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要素和产业的关系,则是以集聚、吸纳和转移为主。

  中心城市仍然是行政区划,都市圈则顺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跨行政区划,是实现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产物。都市圈从大城市、中心城市演化而来,同时将大城市或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和乡镇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中心圈层结构的经济社会功能区。笔者认为,都市圈将替代中心城市,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基本空间形态。

  目前,省会都市圈是都市圈的主体。随后,计划单列市,如深圳等,以及部分处于省域边界的大城市,如徐州等,也都将陆续推出都市圈发展规划。这里,既有历史地理的原因,也是改革发展的需要。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这些城市大多暴露出空间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以深圳为例。深圳市总面积近2000平方公里,2022年经济总量为3.24万亿元,单位平方公里创造的GDP即经济密度为16.2亿元;2021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1252.83万人,每平方公里人口即人口密度为6274人,均位居我国城市首位。深圳空间狭小、制约发展的问题突出。前些年,深圳市和汕尾市共同建立了一块深圳的“飞地”——深汕合作区。编制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将东莞、惠州的部分区县和深汕合作区一并加入深圳都市圈,将大大缓解深圳发展的空间矛盾,同时加快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由此说明,规划建设都市圈,可摈弃行政区划的影响,产生优化空间结构的积极作用。

  通过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优化空间结构,都市圈将实现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更大范围的资源要素自由流动,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创造条件;都市圈正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成为空间布局国家战略的重要载体。区域集群的内涵是创新集群和产业集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地区的各都市圈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策源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承载区;都市圈将以实现公共服务均衡普惠、整体提升为导向,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持续提高共建共享水平,为区域乃至全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作出榜样;都市圈将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并优化配置,实现自然和社会生态的共治。这是都市圈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社会治理和生态治理日益要求跨越行政区划,在都市圈、城市群范围内实现和完善区域协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