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交通 >

莆田坚持科技赋能,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系统

发布时间:2021-03-17 16:48来源: 未知
交通也智慧出行更文明
俯瞰荔园路与荔华大道交叉路口,交通井然有序。(资料图片)
交通也智慧出行更文明
智慧斑马线可在夜间发出闪烁信号,提醒过往司机提前减速,注意避让礼让行人。(资料图片)
交通也智慧出行更文明
查找手们搜寻着录像中的交通违法行为。 本报记者 陈盛钟 摄

近年来,莆田交警部门坚持科技赋能,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系统,打造以路面巡查、事后查纠、无人机航拍等为抓手的交通监管新模式,缓解道路交通拥挤程度,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破解路口加塞、U型绕红灯、不按道行驶、骑车不戴头盔、行人闯红灯等各种交通顽疾。同时,建立“诚信交通”机制,提高交通参与者违法成本,不断提升交通管理的科技化、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如今,作为全国文明城市,莆田市民文明交通意识持续提升,各行其道、文明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初步形成。

科技赋能

今年初,省道安办发文要求各地学习借鉴莆田推行的货车安装右侧盲区影像系统做法,从源头上消除大型货车右侧盲区带来的风险隐患。

“大型货车驾驶室距地面较高,驾驶人很难看到右侧电动车、摩托车等车身较低的车辆,存在严重的右侧盲区缺陷。”莆田交警支队事故预防大队大队长李雪兵说,2018年起,市道安办协调应急、交通、住建等部门,督促重型货车、重型挂车、大型危化车推进右侧盲区影像系统安装、使用。目前,全市安装率已超76%,涉及大型货车的伤亡事故明显下降。

去年7月以来,多条地感灯智慧斑马线亮相莆田街头,可在夜间发出闪烁信号,提醒过往司机提前减速、注意避让礼让行人,可谓“过街神器”。

“斑马线上事故频发,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区。”荔城交警大队大队长陈蔚健说,交警部门调查发现,机动车驾驶人在行经斑马线前未减速礼让,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夜间或阴雨天气时,光线不足行车视线受影响,加上警示标志等配套设施不完善,驾驶人未能提前观察到斑马线上的行人动态,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诱因。

为此,莆田交警部门在斑马线上增加LED警示牌、反光减速道钉、停止线警示地埋灯等辅助设施,打造智慧斑马线。其中,LED警示牌可提示车辆即将通过斑马线路段,反光减速道钉提醒车辆提前减速慢行,停止线地埋灯提示车辆停车避让行人。

目前,莆田市小型汽车保有量超过40万辆,其中约一半车辆集中在主城区运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不过,在荔城大道、莆阳路等主干道上,车辆按一定速度行驶却能“一路绿灯”地通行。原来,这些路段通过设置智能交通信号灯系统进行联网,对道路传感器采集的交通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调整最佳信号配时方案,形成“绿波带”控制。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蓬勃发展,为提升交通管理能力提供了新的手段。”莆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李洪忠说,近年来,莆田交警部门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智慧交通建设,提升道路秩序管控能力,为市民出行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事后查纠

2月24日上午,北岸交警在巡查中发现,路面上有两辆农用车后斗载着多人出行。交警部门立即倒查,很快掌握两车的运行轨迹,并通知执勤民警到场处置。原来,当天,农用车车主胡某和潘某受雇为人运送嫁妆,贪图一时便利违法载人。最终,两名车主均被交警依法处罚。

有着多年刑侦工作经历的李洪忠,在接掌交警支队后不久,便综合利用电子警察,将刑侦破案理念运用到交通管理领域,推出“事后查纠技战法”。交警部门招收了一批大学生辅警加入信息化中心,其中50人平时工作主要是利用电子数据库进行事后查纠,其他人员从事指挥调度和侦破交通逃逸案件等工作。从此,一种全新的交通管理新模式开始运行。

12日,记者在莆田交警支队信息化中心看到,大厅内数十台电脑与墙上的大屏幕同时播放城区各路口的交通视频,查找手们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全神贯注地搜寻着录像中的交通违法行为。辅警每人负责一段路,发现交通违法行为后,不仅要截取一段视频,还要留下3张截图,固定证据,然后录入系统,将交通违法信息通知车主。

据统计,今年前两个月,该中心通过事后查纠追查的交通违法超过1.6万起,其中协助侦破交通逃逸案件211起。

全长约7.2公里的迎宾大道是进出莆田城区的一条城市快速路,以往,这里交通秩序混乱,安全事故频发。为此,交警部门在该路段设置了电子抓拍设备,对违反禁令标志、不按道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半个月,该路段便抓拍到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近5000起。经整治,如今迎宾大道路面通畅了,事故也明显减少。

“以往,对付交通乱象主要依靠路面警力,这种传统管理手段交通违法查处率低,造成交通参与者侥幸心理严重,各类交通违法问题日益严重。”莆田交警支队交通指挥与秩序管理大队负责人陈明池说,交警部门通过设置高点电子警察、无人机航拍及运用测速系统等方式,预防交通事故发生并加大对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形成强烈的震慑力,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明显改善。

诚信推动

秀屿区的林某在2019年时曾因酒驾被交警查处,除了扣分罚款等处罚外,他还被列入莆田诚信交通失信人员名单。去年,车险保单到期后,林某在平安保险公司为小车投保时被告知,因其被列入诚信交通失信人员名单,商业险保费须上浮20%。最终,林某多支付近300元的商业险保费。

2018年8月15日,《莆田市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纳入诚信系统失信人员名单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明确电动车和摩托车驾驶人未按规定戴安全头盔、驾驶机动车通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等12种一般失信情形,酒驾、交通肇事逃逸等6种严重失信情形。一般失信情形有效期保留半年,严重失信情形保留一年。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目前,莆田已有交警、市场监管、工信、银行、保险等50多个部门和单位联动,对交通违法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据统计,两年多来,全市共查处并录入诚信交通监管系统数据超过67万条,其中列入失信人员7269人,期满退出4395人,目前仍有1437人在惩戒期内。

根据规定,一般交通违法失信人员除了接受安全教育、签订承诺书,还纳入交警部门日常重点监管。涉及公职人员的,通报其所在单位,取消年度评先评优资格;严重失信的,其银行贷款期限、额度、利率及商业保险费率、理赔数额等都将受到影响。同时,限制其担任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职务。

“通过诚信交通机制,推动交通文明的进步。”李洪忠表示,实施诚信交通机制,可以提高交通违法的成本,让更多人对交通法规产生敬畏之心,倒逼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守法文明出行。

随着道路交通秩序的持续好转,在交通体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莆田各项交通事故指数连年下降。其中,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从2015年之前的每年300人以上,降至2020年的1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