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时隔七年卷土重来
发布时间:2023-11-17 00:18来源: 未知今年下半年,“高温”“暴雪”“极端天气”三个关键词常被刷屏。与此同时,厄尔尼诺事件时隔七年后再次席卷,它们之间有何关联?
国际著名气候学家罗京佳,是国内首批预警今年厄尔尼诺事件的研究者。他向潮新闻记者表示,“今年的厄尔尼诺是个‘急性子‘,爆发速度快,增温也来得更快”。它为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等提供背景场。
世界气象组织预计,厄尔尼诺事件预计至少持续到2024年4月。我们该为此担忧吗?
升温进度条至少拉快10年
“10月全国平均气温12.2℃,较常年同期偏高1.6℃,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这份中国气象局发布的数据,得到世界气象组织佐证。其认定,全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最热10月。
而此前5个月,气温同样刷新地球极值。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一次中等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并将持续到明年春季。
6月27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郊拍摄的一家住户院子里的温度计
研究表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区每升高1℃,将会使全球年平均温度上升0.12℃。一次中等或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通常大约能够使年平均全球表面温度上升0.1到0.22℃。
最近100多年来,由二氧化碳排放引发的全球变暖趋势持续,地球已经升温1摄氏度。也就是说,厄尔尼诺事件带来的短期内升温,相当于将全球变暖进度条拉快了至少10年。
但是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事件有本质区别。厄尔尼诺事件带来的升温是短期现象,当它结束之后,温度会恢复到原来状态。全球变暖则是一个长期趋势。
现实中,每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增温效果,科学家们很难作出评估。
罗京佳介绍,厄尔尼诺事件强度决定了增温幅度,“从今年厄尔尼诺事件看,强度均弱于2015-2016,1997-1998,1982-1983年的三次厄尔尼诺事件。”
不过纵观最近50年的历史气候资料,厄尔尼诺事件呈现强度有增大趋势。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德亮向潮新闻介绍,目前也有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厄尔尼诺事件发生频率越来越高。
随着厄尔尼诺事件带来异常增温,并叠加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不平衡加剧。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或将打破2016年最暖年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