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 这些传染性疾病需警惕
发布时间:2023-04-30 17:10来源: 未知“五一”假期,大家迫不及待想要出门放松身心。但是随着天气逐渐变热,细菌病毒也越来越活跃,省卫健委、省疾控提醒大家在享受大好时光的同时,应注意预防手足口病、狂犬病、布鲁氏菌病、出血热、呼吸道传染病及户外出游安全等。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每年的4月至7月是陕西省手足口病的主要流行季节,进入5月份以后,陕西省手足口病发病将可能有所上升。
健康提示:(1)接种EV71疫苗能有效预防EV711型病毒所引起的手足口病,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外出后要洗手,勤洗澡;不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打喷嚏、咳嗽时注意用纸巾遮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同时应指导儿童养成正确的洗手习惯,掌握“七步洗手法”。(3)注意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奶瓶、奶嘴及孩子常用的餐具应经常彻底清洗消毒。(4)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有发热、出疹的儿童接触。(5)一旦出现发热、皮疹(特别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溃疡等,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拖延治疗或误诊易使患儿发展成为重症病例,甚至导致死亡,并及时告知所在幼托机构,以便及时消毒、处理。(6)幼托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疫情报告、通风消毒等措施,发现病儿及时隔离上报,做好聚集性和暴发疫情的发现、应对和处置。
●狂犬病
天气回暖,民众的外出活动增加及衣衫减少,犬伤人事件将进入高发期。
健康提示:(1)科学管理宠物,饲养宠物的家庭应办理养犬登记证,及时主动给宠物接种疫苗,同时圈养好自己的宠物,不要随意遗弃。(2)在外出遛狗时,应使用犬链、嘴套、犬笼等,以便控制犬类的活动范围和行为,避免犬伤人事件的发生。(3)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流浪动物,不要挑逗、玩弄猫、狗等动物,不要打扰在进食、睡觉或看护幼崽的狗,不要让动物舔舐皮肤伤口。(4)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应尽快到附近的规范犬伤处置门诊处理。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懒汉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患布病的家畜是人类感染布病的主要传染源,陕西省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羊。
健康提示:(1)到正规羊场购买羊只,定期对羊群进行检疫和免疫接种。(2)饲养家畜要圈养,人畜分居,避开水源,不要散养和混放。对饲养过牲畜的场所应进行消毒,特别是出现牲畜流产时,要避免直接接触流产物和死胎,应立即对其进行彻底消毒处理。(3)注意饮食安全,尽量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奶及其奶制品,不喝生奶、不吃半生不熟的肉及内脏;牛奶、羊奶要煮沸后饮用;吃涮锅、烧烤时,要把肉煮熟透了再吃;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4)从事牛羊饲养、收购、屠宰加工、兽医等行业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穿着工作服,佩戴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并经常消毒、换洗。劳作后要彻底清洗手部,注意个人卫生,出现可疑症状及时医治。
●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动的农民、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5月将进入陕西省出血热发病的小高峰。
健康提示:(1)接种疫苗是防控出血热的主要手段,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2)尽量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不要夜宿在果园等户外场所以防螨虫叮咬;在村周、果园、菜园、养殖场等重点场所可长期实施灭鼠、防鼠措施;不吃生冷特别是鼠类污染过的食物、水等;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3)一旦出现发热、肌肉酸痛、皮肤出血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呼吸道传染病
近期气温依然不稳定,要警惕呼吸道传染病的反复侵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水痘等。
健康提示:(1)对有疫苗预防的传染病如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按相关接种要求及时和全程接种疫苗。(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遮掩口鼻。(3)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4)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5)学校及幼托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着重防范呼吸道聚集性病例或暴发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