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是治理人类活动影响带来的“荒漠化”
发布时间:2023-04-26 15:36来源: 未知,北京遭遇今年又一轮沙尘天气。据中央气象台专家介绍,今年以来我国的沙尘过程具有首发偏早、次数偏多、集中频发等特点,为近十年同期最多。
从全球范围来看,沙尘天气影响广泛。长期以来,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研究与不断探讨土地退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并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防治模式。全球各国防沙治沙有何经验与启示?为何沙尘暴难以被根除?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做出了以下梳理。
2023年4月11日,江苏省扬州市,城市被沙尘笼罩。
美国治沙:政府主导治沙策略
美国本土虽然多为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但是干旱区面积仍比较大,约占美国国土面积的30%,受荒漠化严重影响的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近1/6,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西南部。20世纪30年代,素有“美国粮仓”之称的南部大平原,出现了高3公里,长1440公里,宽400公里的大范围“黑风暴”,从大平原一路肆虐到芝加哥。数天后,沙尘暴抵达纽约、华盛顿特区等东部地区,最终带着3亿多吨沙土,消失在大西洋数百公里的外海。
当地时间2022年10月4日,美国得克萨斯州,沙尘暴吹过棉花田。
沙尘暴肆虐最严重的地方,地表因积沙上升了1米左右,无数房屋、农具、庄稼被埋在沙土中,35万农民倾家荡产,被迫逃离大平原。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
据美国政府的统计资料,1935年-1975年的40年间,美国南部大平原地区每年被沙尘暴破坏的面积达到了40万公顷,最多达到60万公顷,南部棉田因风沙问题每年的重播面积为80%,载畜量由刚开始的2000万头降到了后来的1100多万头。
为了控制大平原的土地荒漠化和沙尘暴,美国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生态保卫战。从多年的摸索中,美国形成了一套全方位作业的防沙经验,基本遏制了荒漠化的进一步发展,并成功减少了沙尘暴的发生。
美国政府制定了专门的法律。如限制土地退化地区的载畜量,调整畜禽结构,推广围栏放牧技术;引进与培育优良物种,恢复退化植被;实施节水保温灌溉技术,保护土壤,节约水源;禁止乱开滥伐矿山、森林等。
另外,美国政府鼓励私有土地者种草植树,在技术、设备、资金上予以大力支持。总体而言,美国荒漠化防治策略体现为:以防为主,治理为辅;集中开发,保护耕作;大片保护,公私双赢。这些政策和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土地的合理利用,有效地遏制了土地荒漠化的急速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