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新闻 >

交通运输联通各行各业,是经济社会的“晴雨表

发布时间:2022-09-24 14:50来源: 未知

交通运输联通各行各业,是经济社会的“晴雨表”,也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交通运输“大动脉”的安全涌动,让国民经济血脉更畅通。

中国首座灯塔气象观测站运行两年来,提升雾天通航效率10%以上;南海首次播发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各类天气风险被精准预警。党的十八大以来,气象深度融入交通强国建设,着力补短板、强支撑、提能力,为保障交通运输“大动脉”安全涌动、守护国民经济血脉畅通提供了有力支撑。

部门合作助力交通精细化管理

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和交通运输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需求为导向,强化部门合作,大力发展与之相匹配的现代交通气象服务体系。

大雾、雨雪、沙尘等恶劣天气易造成交通事故。中国气象局与公安部合作,在江苏、广东开展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处置试点。借助恶劣天气交通预警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发布的预警信息,交警能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警示驾乘人员降速控距,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少封路、保畅通。这样的“一路一策”精细化交通管控模式,已在全国108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先行推广落地。

在各地,气象部门与交通运输部门深化合作,从机制上推进交通气象服务走深走实。河北省气象局与省海事局共同加强海上交通管理和气象灾害防御处置能力;贵州省气象局与省交通运输厅逐步实现交通气象观测站全覆盖;天津市气象局与轨道交通集团共建预警信息联合发布机制;浙江省成立交通气象服务联盟……

2021年,中国气象局牵头,会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国家邮政局联合制定《“十四五”交通气象保障规划》,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共同建立现代交通气象保障服务体系。中国气象局还联合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和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印发《“十四五”交通气象保障规划2022年工作要点》,构建多部门协同规划、协同部署、协同实施、协同保障的综合交通气象服务格局。

精细服务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收到预警信息后,徐州交警支队据此在G2513淮徐段发布限速通知和禁止重载大型货车、三超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通过的交管限令,保障了行驶安全。”徐州交警五大队队长陈磊回忆。今年7月20日,江苏自西向东出现大范围强对流天气,连徐高速路段上最大小时降水为25.5毫米。省气象服务中心交通气象科多次发布强对流短时预警、强对流临近预报,确保交通安全。

这得益于徐州以交警、气象“一张图”为牵引,建立全链条交通预警处置机制和分类分级交通应急处置措施。不仅在徐州,广东韶关同样在全国实现了恶劣天气交通预警全流程、业务化、精准化。

试点开展以来,江苏省气象局研制智能移动交通气象观测设备,并攻关基于多尺度融合网络的恶劣天气图像识别技术、基于精细化低温冰情监测预警技术等多项创新技术。徐州地区恶劣天气超速违法行为环比下降40%,事故总数环比下降37.8%,伤亡人数环比下降100%。同时,浓雾团雾监测预警时间提前1小时、大雾消散预警提前半小时,道路结冰预警提前24小时,交通处置环比减少无效封路时间1小时,据江苏交通部门统计,增加的直接效益达1500万元以上。

在广东,21个市全部建立高效联动机制,针对189个隐患点制定针对性建站和服务方案;针对强降水和雨雪冰冻等开发交通气象灾害预警产品,2021年节省警力82%,交通事故总数下降49.83%。目前,试点经验和成果在全国108条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推广落地。

气象部门还在铁路、内河水运、海上交通等方面发力,持续研发交通气象预报和风险预警产品,让“硬核”气象科技为交通一路护航。

守望铁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合作开发了大风监测系统,在兰新线、南疆线、北疆线建起50多个大风自动监测站,20分钟大风精细化预报的铁路服务应运而生;吉林省气象服务中心为哈大高铁设计了精细化冰雪预报服务产品,高铁运营部门根据气象部门的冰雪预报和实况监测,及时启动冰雪预警。

紧盯内河水运,基于长江重庆航道51个已建自动气象监测站的逐5分钟数据,重庆建立了以自动预警、智能响应为标志的长江重庆段智慧航道气象业务体系;湖北气象部门研发“智慧气象航运”App,提供天气通航等级预报,可跟踪船舶位置,结合船舶航速,形成基于气象灾害影响的航行沿途智能天气导航。

远眺海港,针对货物吞吐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的宁波舟山港,气象部门相继研发虾峙门航道能见度预报模型和低能见度专业预警产品等,让雾航“二次引航”成功率由40%提升到70%以上,港航气象服务年均为港区多增加150小时作业时长,初步估算为港口、船舶公司增加营业收入约5.6亿元。

海南气象部门推出覆盖南沙、西沙和琼州海峡的30条普惠航线预报,预报产品时效达到10天,分辨率达到1小时1公里,将航线细分为多个航段,可查询航线上任意位置的动态预报。

天津市气象局与天津港、中远海运天津公司建成全国首个港航气象服务中心,制作港航气象智能网格预报产品。

重点保障打造“一带一路”服务标杆

6月13日15时,在内蒙古满洲里市气象局精细化气象服务保障下,一列装载60个天蓝色标准集装箱的“苏满欧”中欧班列缓缓驶出满洲里铁路场站,驶向德国杜伊斯堡。这是今年以来经满洲里口岸通行的第2000列中欧班列,相比去年达到2000列的时间提早了29天。

随着外贸提质增量,中欧班列线路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途经城市“气象+班列”服务助力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和高质量。新疆气象部门成立铁路气象保障机构,在沿线建设50多个大风自动监测站,每20分钟开展一次大风预报,针对性提供7个关键行车站点的未来24小时逐小时大风精细化滚动预报。浙江气象部门开发了“义新欧”商贸物流气象服务系统,并在义乌成立了全国首个“一带一路”商贸气象台。内蒙古自治区气象部门制作发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市气象预报。

保障国家安全、护航“一带一路”建设、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号角吹响,融入的步伐加快。

8月,在福建厦门港主航道的咽喉之地九节礁水域,中国首座灯塔气象观测站——“丝路海运”自动气象观测站,实时将观测数据传入福建省气象局“知天气”App。不远处的集装箱货轮“海丰立诚”号上,风力、能见度、气温、气压等信息精确显示,指引巨轮平安出港。

远洋气象导航是远洋船舶安全、经济航行的重要保障。中央气象台依托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中的海洋天气数值预报技术,自主研发建设气象导航系统、气象导航专业网站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App应用,组建专业化的船舶气象导航团队,开展专业气象服务。福建通过“丝路海运”气象导航、自动气象观测站、内陆观测点,构成远洋、海港、腹地三位一体全链条全天候气象“屏障”,为“丝路海运”提供安全、经济、低碳的航行方案。

海上无线电气象传真业务是船舶获取海上气象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今年3月23日起,在南海海域航行的船舶可以接收到我国自主制作和播发的无线电气象传真产品,这一举措填补了我国南海海域无线电气象传真业务空白。

十年耕耘,十年探索。气象部门将继续奋进开启交通气象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全面建成交通强国夯基垒台、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