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有分量的

这个“杀手”有点冷——聊聊不可大意的初霜冻

2019-09-19 15:18栏目:百科
TAG:

伴随气温走低,9月中旬,我国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北部的部分地方开始出现初霜冻。而根据预报,随着本轮大范围冷空气来袭,预计19日前后,黑龙江中北部、内蒙古东北部还将出现霜冻,部分地区将出现初霜冻。那么“初霜冻”究竟如何定义?它对于农业又会带来怎样大的危害呢?

霜冻:寒冷的农作物“杀手”

霜冻,指的是由于日最低气温下降使植株的茎、叶温度下降到0℃或0℃以下,导致正在生长发育的作物受到冻伤,从而出现减产、品质下降或绝收等现象。而初霜冻,则是指每年秋天第一次出现的霜冻,它主要会危害到尚未成熟的秋收作物和未收获的露天蔬菜和常绿果树。如何减轻霜冻危害,一直是农民朋友和农业气象专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这个“杀手”有点冷——聊一聊不可大意的初霜冻9月16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区出现初霜冻。(图/魏国清)

据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介绍,霜冻的出现主要是受冷空气活动影响,因此霜冻线的时间划分,每年也基本上是从北向南逐步递进的。一般情况下, 每年的9月中旬以前,新疆北部和内蒙古东部和青藏高原等地就会开始出现初霜冻;9月下旬到10月上旬,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和西部、西北大部都开始陆续出现过初霜冻;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初霜冻线南移至华北南部、黄淮、江淮等地的大部地区;等到了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时,初霜冻线基本就到达了长江中下游流域,等到12月中旬以后,云贵高原、华南的大部地区也会陆续出现初霜冻。

霜冻出现后的当天,一般并不会马上看到农作物异常。但实际上,农作物体内细胞间的水分却已经被冻结成冰,因为冰的体积大,所以细胞内的一部分水分被“挤”了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使作物的细胞受到机械损害,而且引起植物水分减少,产生脱水现象。等到3-5天后,可能才会发现作物叶子开始变黄、枯死,出现大面积的损害、减产。

从气象条件上来划分,霜冻灾害主要分为三类:平流型、辐射型和混合型。其中,平流型和辐射型霜冻,就是农民朋友常提到的“风霜”和“静霜”。

 

这个“杀手”有点冷——聊一聊不可大意的初霜冻

天气干冷湿度低是霜冻形成的主要原因

据王伟跃介绍,一般入秋后,北方冷空气活跃并向东南方向发展,此时较易出现霜冻。当北方冷空气爆发早且比较频繁时,就会出现初霜冻提前的情况。

除了冷空气之外,霜冻的形成还需要晴朗无雨的天气。如果有暖湿空气与冷空气交汇出现降水,湿度大,温度不至于降到很低,农作物一般也不容易被冻坏。

玉米、大豆和棉花等秋收作物受初霜冻危害较大

玉米、大豆、棉花等秋收作物在成熟前对霜冻非常敏感。以玉米为例,如果在灌浆期遭受早霜冻,不仅影响品质,还会造成减产。当气温降至0℃时,玉米发生轻度霜冻,叶片最先受害。玉米灌浆的养料主要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受冻后的叶片变得枯黄,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减少。由于养料减少,玉米灌浆缓慢,粒重降低。如果气温降至零下3℃,就会发生严重霜冻,除了大量叶片受害外,穗颈也会受冻死亡。这样不仅严重影响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而且还切断了茎秆向籽粒传输养料的通道,灌浆被迫停止,常常造成大幅减产。反之,如果当初霜冻出现时,当地的作物已经成熟收获,即使霜冻情况再严重造成的损失也不会太大。

这个“杀手”有点冷——聊一聊不可大意的初霜冻

盖帘保暖、喷施防冻剂和及时收获是防御关键

说了这么多,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防御初霜冻带来的危害呢?农业专家建议,当有大范围冷空气来临,在夜间及时地给温室大棚等覆盖草帘、防止蔬菜手动;抓住时机,及时对大田作物喷施抗寒制剂、覆盖地膜等措施也能有效减少霜冻带来的危害;此外,对于已经遭受初霜冻危害作物,可利用部分及时收获,不可利用部分及时处理也是避免大面积损失的一个有效方式。

 这个“杀手”有点冷——聊一聊不可大意的初霜冻

根据预报,受冷空气影响,未来两天,东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中西部、青藏高原中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4~6℃,局地8℃以上,并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干冷、无降水的天气有利于霜冻灾害的形成和蔓延,提醒上述地区应提前做好各项田间管理工作,尽量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