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文化价值的认知,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理解

更新日期:2021-04-03 14:54

阐释与展示是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阐释与展示,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价值的认知,增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理解、欣赏,是现阶段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关键议题之一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任务是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与教育、农业、科技、交通、体育等领域的跨界融合。长城文旅融合发展是促进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改善、生态建设和服务业发展提升区域综合发展能力和发展素质。

如何在文旅融合的视角之下,理解并做好长城历史文化及其价值的阐释与展示,可以说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们有必要对长城的文化价值和长城文旅融合发展的关系,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当然,这样的梳理工作还属于一个粗线条的梳理。

长城作为大型的线性的遗产具有多重的价值,这种价值需要保护和弘扬,也需要开发利用。长城文旅融合是长城保护利用的体现,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发展长城文旅融合是目前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发展长城文旅融合,实际上也在解决如何保护长城,如何向公众展示和阐释长城文化。只是这种展示,体现了单纯的文化传播不同的形式。

世界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区域内都有代表其文化的建筑。这些具有标志意义的建筑,对其国家或地区都产生过重大影响。长城在中国就是这样的建筑,就是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不同时期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权或不同的政治家,对长城的作用有不同的解释,这一种历史现象存在是很正常的。

我们今天对已经成为文化遗产的长城,选择什么样认识态度,做出怎样的阐释与展示安排,则是看我们要达到什么目的,实现什么目标。长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需要提高公众对长城历史文化价值的理解。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对长城文化遗产做出阐释与展示,必须要充分地考虑需要公众对长城有怎样的认识,公众接受的长城文化传播目标是什么?如何将此目标融入旅游的业态之中,使其成为大众文化消费的旅游项目。

一、为什么要强调文旅融合的视角

两办的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要求:国家文化公园的总体定位,首先是具有全民公益性,开放性的重大国家化工程。长城保护和利用工作,我们已经喊了很多年,国家也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还重来没有将长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上升到重大的国家文化工程的高度来要求。所以,我们认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开展长城保护和利用工作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文旅融合的方式是长城利用的重要形式,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除了强调文物和文化的属性之外,两办的方案还强调了: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功能。也就是说上述功能,都是国家文化公园要特别强调的功能类型,这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推动长城区域文化和旅游在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就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我们负责编制的这项规划成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有关于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我们来说真的是责任重大。

中央文件强调: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强化全球的视野,中国的高度,时代的眼光。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其当前,既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务必要符合基层的实际,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些落实在长城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怎么做才能做好,需要结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目标,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两办方案的要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和地方都要编制规划。国家文旅部要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国家规划,有长城的15个省要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的地方规划。省级规划先是编制报给国家文旅部的国家规划的建议稿,国家规划完成之后,各省在修订原来的规划制定最后的确定稿。国家规划和省级规划,都要即强调侧重于保护,又强调重于建设,建设和保护并重。

二、怎么理解对长城文化的阐释与展示

阐释到底是什么?这一点,在《世界文化遗产地闻释与展示宪章》中有明确的定义。《宪章》里面提到:阐释( Interpretation)是指有一切可能的、旨在提高公众意识、増进公众对文化遗产地理解的活动;展示( presentation)是指在文化遗产地通过对释信息的安排、直接的接触,以及展示设施等有计划的传播阐释内容。

由此可知,长城文化的阐释是一切旨在提高公众长城文化意识,增进公众对长城文化遗产地理解的活动。其中包括通过对长城历史文化的通俗的讲解,采取多种手段对长城遗址进行解说,帮助游人了解长城的历史文化。这种对长城历史文化的解说,不应该是导游的戏说而是有历史依据的解说。

以文旅融合的方式,服务与彰显长城承载的中华民族坚韧自强和文化自信的精神价值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内容。通过文旅融合,展现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建筑遗产价值,呈现人与自然融合互动的文化景观价值,需要将长城的文物和文化资源转化成优质旅游产品。我们要做出思考,用什么的技术方法和方式,做好长城这种适特定的文化遗产的文旅融合发展。哪些旅游业态的标准和专业做法,有助于推动长城文旅融合发展。选择何种特定的形式和技术,通过旅游体验对长城文化遗产进行阐释与展示?说起来好像容易,其实做起来是很困难的。

做到这一点之所以困难,因为文旅融合发展,一定会涉及文化旅游线路和产品的整合,还需要统筹规划各类文化和旅游设施,包括接待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等。长城文化阐释与展示要以与长城旅游整体的产品开发和文化旅游产品品牌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打造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的高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对长城文化遗产的阐释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我们的阐释与展示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做得好坏。长城已经有了千百年的历史,发展长城文旅融合需要游人了解,需要游人欣赏长城。我们为什么要做好长城文化的阐释,就是为了帮助游人更好地了解长城,更好地欣赏长城。

三、旅游目的地介绍出版物也是阐释

长城已经有了千百年的历史,发展长城文旅融合需要游人了解,需要游人欣赏长城。我们为什么要做好长城文化的阐释,就是为了帮助游人更好地了解长城,更好地欣赏长城。长期以来长城相关历史文化的出版物,一直是长城景区常用的阐释与展示的方法,每一处的长城景区都出版有各种各样的出版物,很多地方还做的很专业,面向儿童的有卡通型的。

印刷出版物是遗产的展示和阐释非常重要的方法。另外一种长城景区常见的阐释与展示的方法是导游的讲解,导游对游人进行长城文化的阐释,可以理解成是和游人的交流。要把长城文化传播出去,同时也要得到公众的响应。这里面甚至有一个情感的问题,交流包括讲解也包括接收者的反馈。近两年,长城景区出版物的需求相对来说淡了很多。数字景区的电子解说的优势,不同于印刷品,也不同于电子出版物,甚至也不同公共讲座。这一点虽然是发展趋势,但任何媒介都不可能取代纸质的出版物。

很多的地方都在做景区内和景区周边的“扫黄打非”,对景区及周边出版物市场进行专项整治。确实有很多的景区出版物没有公开的出版书号,但这些书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没有问题的。没有买书好出版,也只是为了降低成本。我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秦皇岛市政协工作,政协就出版了一本《山海揽胜》很受旅游景区和北戴河各疗养院的欢迎。我觉得在政策上,应该给服务于景区内容宣传的出版物给与一定的空间。

游人去长城旅游是和长城的接触,我们去景区走在长城上面就是在和长城接触。这个时候,就有接受长城历史文化信息的需要。除了传统的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之外,现在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数字技术加强对长城历史文化的传播。通过多媒体和网站等技术支持,来实现展示内容的更大范围的传播。电子数字技术产品不只是让有人看,更可以让游人玩。在好玩的过程中景区传播了长城历史文化,游人接受了长城历史文化信息。

四、长城博物馆的阐释与展示

在长城景区建博物馆也是阐释与展示的方法,展览是非常重要的手段,通过长城遗址和博物馆的联动,可以较好的实现对长城文化的展示和阐释的目的。长城历史和文化的博物馆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各种展览展示的技术都很发达,可以提供给游人在长城遗址遗存现场不能看到的一些历史的情景。

长城内容的博物馆,不一定非要做成规模很大场馆。2019年11月我们去英国考察哈德良长城,发现他们很多的博物馆都不大,不像我们动不动就是几千平米甚至上万或几万平米。他们就是利用长城遗址遗迹附近的旅游接待设施,比如酒店、游客中心、旅游纪念品销售店等地方,开辟出一定的空间来展示文化。这样的地方和游人有很好的亲和力,游人可以转一转,还可以喝一点冷热饮或吃些点心。

有的地方博物馆的密度很大,但你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每个博物馆情况都不一样,陈列展示的内容和方法都有所区别。不同的博物馆虽然都在一条长城线上,因为各自都很注意强调各自的特色,所以游人并不感觉重复。关键是里边的使用功能一不一样,比如卖的东西不一样不一样,有的地方能吃饭有的不能吃饭等。这样的博物馆与长城遗址遗迹展示连在一起,很自然地成为景区的一个部分。

现在的博物馆很多都采取了随身携带的电子语言解说,效果总体上还不错。这种自动感应导游系统,比较多见的是耳挂式自动感应导游系统,也有的地方使用的是胸挂式自动感应导游系统。当游人走到一个地方,发射器通过自动感应信号,电子导游器开始播报预先录制好的语音内容,游客可以体验到实时的优良语音讲解!这是一个比较经济,也比较好的方式,很受参观者的欢迎。这种方式也特别适合长城这样的大型的线性文化遗产,人们走到一个地方,可以听到与这个地方有关的故事。现在通过手机接受讲解信息,甚至可以省掉耳挂式或胸挂式接收器。

人们常说解说是一种艺术,既然是一种艺术就需要结合各种艺术形式。无论是关于科学的、历史的或者建筑的任何的艺术,都可以作为传播的手段。陕西榆林有一种“陕北民歌博物馆”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在榆林时间非常紧,原来是不准备看这个博物馆的。

榆林市榆阳区文化旅游局的刘琎局长向我介绍“这座博物馆是国内唯一一座以陕北文化为元素、以陕北民间音乐为主体、反映陕北历史变迁、体现陕北历史人文精神,并集民歌研究创作、培训交流、演艺推广、产品研发于一体的专题博物馆,毫无疑问,陕北民歌博物馆已经成为黄土高原上一座新的文化地标。”这样我才答应,用40分钟参观这个博物馆。

没想到进去后就不想出来了,甚至下决心取消了后面的行程,在博物馆参观了两个半小时。这座博物馆展陈做的好,讲解做的好。除此之外在每个节点都有陕北民歌代表作的演出,非常的吸引人。参观完博物馆,等同于看了一场高品质的陕北民歌演出。长城沿线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展出很有借鉴意义。

五、景区的解说系统的阐释

景区的解说系统是游客景区体验的重要手段,我们现在的长城旅游景区对旅游解说系统的重视普遍是不够的。包括八达岭这样在全国都著名的旅游景区,我们在八达岭长城听到大喇叭里不听广播的都是景区管理的内容发布。解说系统是长城景区帮助游人认识长城,了解长城历史文化真实信息的方法。可以和长城文化遗产的展示非常好的融合起来。

长城景区的解说内容,可以做的非常丰富。其中包括对长城建筑的解说,对长城历史的解说,对长城文化的解说,当然也包括对长城所在环境的解说。目前,大一些的长城旅游景区,主要是运营传统的讲解系统,由导游员做导游讲解。这种讲解是单向的讲解,形式上有单个导游对游客单位游客讲解,也有带团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服务质量不够高,导游所提供信的信息准确性不够高。对长城的历史文化、人物典故多为一知半解,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有品质的解说,不是走到哪里说到哪里,看到了什么就说什么,而是要讲出背后的故事。

现在讲到解说,更多的是强调解说词。解说词固然很重要,但讲到解说是一门艺术,并不是只说一个解说词。我们对长城历史文化相关信息的任何描述和解释,都应该能跟观众的体验和个性能够产生关联。解说是以一种艺术形式,来实现解说的目的。我们的解说并不是在给公众在讲课,要通过解说激发游人的情感。

这方面国际上现在很流行的一种讲解,叫居民解说。祖祖辈辈生活在当地的居民,以遗产地主人的身份亲自给游人做解说,这种方法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可以很好的普及。这些农民和长城遗址,包括和长城的关隘和城堡之间有天然的联系。我们管理部门做好管理工作,比如解说培训等,编辑好解说《指导手册》。农民可以在解说的过程中有可持续收入,这种解说还可以做成网络的。游人走到这个地方,手机上自然会接到有关的推送,收听是付费的很便宜。

我们现在的解说系统,不管是导游员还是电子解说器,其内容都较为单一,不够人性化。比如,长城说解说都是面向成年人的,基本没有根据少年儿童的思维和兴趣来设计的解说内容。这些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我们谈文旅融合视角下的长城文化阐释与展示,实际上不仅是服务于旅游,对提高全社会长城保护意识,推动长城保护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现在谈长城保护,只是过于强调政府对长城保护的要求还是不够的,我们要让公众更多地了解长城,让大家能够更加地欣赏长城。人们能够了解长城的历史文化,欣赏长城文化遗产,便可以够激发出公众保护长城的自觉意识。这样的一个逻辑关系,我们目前还重视的不够,这也是为什么需要思考如何在长城保护工作中做好长城历史文化价值的阐释。

六、长城重要节点的复建也是阐释与展示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核心展示的是真实的长城,但已经消失了的重要长城景观,如果不对标志性的长城关隘和城堡,进行复建就无法做出文化性的阐释和展示。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能全面否定长城关隘和城堡的复建,但一定要注意到这样的做法不能泛滥,要有一定的程序保证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长城的保护修缮与重建完全不一样,长城消失的重要关隘,只有重建才让后人感受到长城曾经的辉煌。比如,大同市对大同古城的复建我就持支持的态度。如果没有复建,我们就无法感受大同古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

重建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消失的文化遗产已经没有办法让公众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信息,由专业的人员专业的机构做出设计,由专业的施工单位施工恢复长城景观很有必要。在已经消失了古建筑的场地,如果已经没有了建筑的存在,人们很难感受到曾经的历史。在这个空间重建建筑,让人能够真实的感受曾经的建筑空间,这应该是满足对长城历史文化阐释与展示的需要。

比如,蓟镇总兵戚继光的三屯营总兵府现在只剩遗址了,我认为就应该复建。戚继光是抗倭民族英雄、长城戍边名将曾经驻守长城16年,就生活在这个“蓟镇总兵府”。2010年10月20日——10月22日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召开了明代“蓟镇文化”学术研讨会,在这个会上提出了复建明代蓟镇总兵府。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在内100多位与会专家学者都支持这项动议。罗哲文先生说“蓟镇是明代边防九大重镇中最重要的一个,蓟镇总兵府及其周边长城也是万里长城最为雄伟、壮观的一部分。复建蓟镇总兵府对于加强文物保护,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意义不可低估。他预祝迁西县通过此项工程能够“重振蓟镇雄风,再现山城辉煌。”

我也公开表示”蓟镇总兵府”是明代蓟镇东西1000公里长城防线的军事指挥中枢,与宣府、大同共同构成拱卫京师的屏藩,明代先后有78位总兵驻守于此。戚继光亲自撰写的《重建三屯营镇府记》对蓟镇总兵府规制有较为详尽的描述。整个镇府雄伟壮观、装饰华丽,为明代典型的府衙建筑。我认为在万里长城沿线,像迁西县这样东北西三面都有长城环抱的县域绝无仅有,是非常难得的文化与旅游资源,应当认真挖掘、整理、利用。“直到今天,迁西三屯营的”蓟镇总兵府“没有得到回复,都是我感到非常遗憾地事情。

这并不是说,我主张大量的去重建长城景观。游人到古老的长城文化遗产地,要感受的是历史建筑、历史故事、历史文化,文化遗产的价值就是历史。过去留下来的历史遗迹遗址,哪怕是一些痕迹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今天重建的建筑往往注入了太多的现代人意志,包括现代人的理解和需求。所以,对文化遗产建筑的重建,国际上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必须要有考古和历史记载作为依据。当然,重建一定会融入今天人的要求,有些是已经没有办法知道原来的样子,有些是需要有所改变。

但是,我认为还是应该要把新建与原有不同的地方,要把推测出来的设计和有考古依据的地方告诉给观众,这一点我们做得不好。比如,中国长城学会设计的北京居庸关长城的复建,就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四周墙体建筑都是依据考古来确定的建筑材料和确定墙体的宽度、高度。这一点没有问题。并不是就没有问题。居庸关南北两座城门的城楼的建筑体量做了放大,不论是开间还是高度都放大了。对这些游人在参观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告知。即便是展示和说明牌上都没有介绍。把真实的情况告诉游人应该是一种责任,这样做可以让公众去批评我们做的是对还是错。

总之,认识文旅融合视角下的长城文化阐释与展示很重要,现在国际上做得好的对文化遗产地闻释与展示,已经在尝试对游人群体做出细分。这种文化细分是对来参观的公众做更多的深入分析,然后针对不同的公众设计出展示和阐释的内容。不同的文化需求的人,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对同样的场境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一点我们所有博物馆基本上都还没有顾及到。我们还比较粗放,还顾不上这样做。如果非要找一个理由的话,那就是我们中国人口太多,游人太多有关吧。

人口多真的也确实是理由。我们在国外看到的步道基本上都是采取软路面,自然的土路面为主。我们是大路小路都追求硬化,这一点国外不太一样。自然的路面建设和管理成本都很低,生态环境效果又很好。能够让游人有亲近自然的感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我们可以学习一下这一点。我们去参观英国的哈德良长城,发现他们很多的路都是草皮的路,人们可以踩着草走。这一点我们有些地方可以学,有些地方学不了。

哈德良长城的这种草皮的步道环境效果最佳,游人走着也非常的舒服。但是,我们做不到,原因是我们的有人数量和哈德良长城差距太大,草皮承受不了我们如此多的游人。在哈德良长城参观他们最热的一个景点,我问陪同我们的负责人“你们这里一年有多少的游人?”他回答说“去年是最好的一年,全年达到了10万人。”他接着问我“中国长城呢?”我告诉他“10万人,是我们八达岭长城一天的游人数。”如果一天10万人都可以踩草皮,草地根本就没有自我修复的机会,一定会很快就被踩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