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以文艺方式激发内生动力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

更新日期:2021-03-20 14:55

云南:文旅融合传承文化留住乡愁

云南:文旅融合传承文化留住乡愁

云南:文旅融合传承文化留住乡愁

大理周城——扎染铺出乡村致富路

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是中国最大的白族聚居村落,坐落于大理市北部,西靠苍山云弄峰,东临洱海桃源码头,南距大理古城25公里,北连著名的蝴蝶泉景区,全村常住人口1万余人,99%的人口是白族。

这是一个“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白族扎染之乡、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周城村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白族的各种传统习俗,有“白族民俗文化活化石”之称。

白族扎染是周城人世代传承的手工技艺,远近闻名。将白布按绘制好的图案用线缝扎起来,染以天然植物染料,经漂洗拆线后即呈现出美丽古朴的图案。

走进周城村一家名为“璞真”的扎染公司,蓝天白云仿佛和院子上空飘扬的扎染布混为一色,轻盈、美丽,这是大理人最爱的“大理蓝”。500年前,周城段氏先祖创建了璞真染坊。2015年5月,段氏传人段树坤注册成立大理市璞真白族扎染有限公司,传承发展扎染事业。在继承优秀传统技艺的同时,璞真扎染积极创新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类扎染产品,年扎染用布量达20万米左右。2015年,璞真扎染聘请专业文博人员打造的中国第一个白族扎染博物馆正式建成,该博物馆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独具民族特色的白族扎染技艺为一体,为大理增添了一个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点的旅游景点,每年到这里参观体验的游客近20万人次。

近年来,周城村依托区位优越以及民风民俗浓郁、民族工艺品丰富的优势,以文化、旅游、生态为依托,把白族扎染艺术文化有机融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形成以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带动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的良好格局。全村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州、市级非遗传承人近十人,扎染经营户近百户,从业者近千人,并带动周城村及周边村庄6000多人从事扎染相关产业工作。扎染制品种类涵盖服装、床单、桌布、窗帘、壁挂、挎包、茶杯垫、扎染布匹等250余种,扎染花纹图案也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到2000多种。扎染旅游制品年销售收入7000多万元,80%以上产品销往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建水紫陶——千年底蕴激发产业活力

如果说千年建水古城所氤氲的历史文化似一杯茗茶,那么建水紫陶便是再好不过的载体。在建水,无论是繁华热闹的商业街巷,还是宁静祥和的周边村庄,大大小小的工坊店面,“陶”始终是贯穿其中的发展主线。

1953年举行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陶跻身中国四大名陶之列。但受体制和地域等多种因素影响,此后多年被“遗忘”在了滇南边地。1998年,建水制陶工坊只有三四家,2002年以前,建水紫陶年产值不足200万元。

为了让建水紫陶重现名陶风采,2005年5月,建水县委、县政府将建水紫陶列为建水两大重点文化产业之一进行打造。在好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建水人拾起传统手艺,开始重塑建水紫陶的辉煌。

2015年9月,建水紫陶街正式开街。这是建水第一条以紫陶文化为主题的商业街,来自天南地北的美食汇集于此,与之相伴的是紫陶文化体验、紫陶产品展销,丰富的文化业态在吸引大批游客的同时,也让建水紫陶得以持续散发蓬勃生机。

2017年9月,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目前,一个由紫陶产业发展集聚核心区、人才培养实训区、产品研发区、物流配套功能区组成的“一核三区”,集创意、生产、展示、市场、体验为一体的国家级文化示范产业园区正逐步成型。

2018年1月8日,建水紫陶营销中心在建水紫陶街成立,面积2000平方米,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最大的紫陶直营店。营销中心通过“互联网+”、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做“市场需要的紫陶商品和文化品”,实现全新、便捷、时尚、智慧的建水和紫陶文化旅游体验。并在线上建立首家“建水紫陶移动互联网博物馆”,通过手机端即可浏览建水紫陶历史、制作工艺、工业遗存和大师作品。

近年来,建水县充分发挥紫陶产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建水紫陶成为建水县脱贫增收重要抓手,一批“粮农”“菜农”逐步转变为“陶农”、陶艺家、陶艺师,有效助力建水县群众脱贫增收,昔日文人陶如今变为“致富陶”。2015年至2019年,建水紫陶产业年产值从9亿元增长到34.06亿元。全县工商登记注册的紫陶企业和个体户1631户,从业人员3.61万人。

建水县在建设产业园区“一核三区”主体工程的基础上,将从培育消费市场、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延展产业链、拓展产品形态、吸引资本、构建产品交易平台、搭建艺术文化支撑体系、拓展创意人才等方面建设培育10大项目,形成“1+3+10”建水紫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工程,把园区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具有示范性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把建水打造成国内外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国紫陶之都”。

寸发标:小锤敲开大师门

“家乡新华村的银器,有着‘一把小锤敲过千年’之说,其实,小锤是不会自己敲的,是手握小锤的匠人让这把小锤敲了千年,超高的技艺水平和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创新精神才让鹤庆银器蓬勃发展,成为今天引领乡村经济增长的一个标杆。”第五届“兴滇人才奖”获得者寸发标感慨地说。

1962年出生于鹤庆县新华村的寸发标,系家中银器制作第六代传人,从小便耳濡目染银器制作,在父辈的小锤之声中成长。1978年初中毕业开始随父学艺,后挑着担子走南闯北。1987年到拉萨从事民族手工艺的开发研制,1989年,他设计制作的铜雕“布达拉宫”,被西藏自治区访美代表团选中作为赠送美方的礼品。

1996年,在西藏打拼8年后,寸发标回到家乡新华村,结合白族传统文化,先后研发出了“九龙壶”“九龙火锅”“九龙桶”“九龙烟筒”等九龙系列产品。在他的带领下,在外从事手工艺加工的村民纷纷回到家乡,乘着新华村发展旅游业的东风,开始银器锻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如今,新华村银器制造已颇具规模,并带动了周边10多个银铜手工艺专业村成为中国西南地区银、铜器工艺品加工和销售的集散地。全村有手工艺从业户数681户,占全村总户数的54.96%,淘宝网上活跃卖家122家,共有订单商家130户;形成规模且年销售收入30万元以上的有15户,2017年至2019年,每年实现网上销售收入近5000万元。与此同时,促进了乡村旅游迅猛发展,每年吸引游客240万人次,旅游经营单位及个体经营户已达725家,实现旅游收入26亿元,旅游从业人员达9600余人。新华村获得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俗文化村”“云南十大名镇”等称号,并拥有国内首家银器博物馆。

寸发标的公司成为中央美术学院等众多高校民间传统手工艺文化实践培训基地,民间传统工艺美术进入了大学课堂。寸发标直接带徒386名,间接带徒1600多名,实习及通过在校培训高校学生2000多名。寸发标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云南省首席技师等荣誉。

从一名漂泊四方的小炉匠,到声名远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寸发标一直想制作一件能够表达自己内心对祖国繁荣、民族团结美好祝愿的作品——精确还原56个民族的112个人物形象。倾注4年心血,寸发标终于在2017年8月完成了这一作品——巨幅银雕屏风《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该屏风在国家民族文化宫展示后,受到了前来参观的众多国家领导人的称赞,并入选参加了“砥砺奋进的五年成果展”。2019年9月,入选参加“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以文艺方式激发内生动力打通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云南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坚持深入基层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迈步小康路·唱响幸福歌”“我们的中国梦·文艺助脱贫”等丰富多彩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把精神文化食粮和欢歌笑语送到基层群众之中,把党的声音和关怀送到百姓心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以文艺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元旦春节期间,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等地开展慰问演出,为当地群众拍全家福、写春联。在云南省文联“文艺轻骑兵基层行”系列活动中,6支文艺轻骑兵200余名文艺志愿者分别前往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等地区,聚焦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主题,开展慰问演出、文艺辅导培训等文艺惠民活动。

聚焦脱贫攻坚重点地区,策划特色文艺活动。2020年11月至12月,在昭通市镇雄县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文艺志愿服务团赴当地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艺助脱贫”大型慰问演出,现场近2万人观看演出,通过媒体覆盖几百万人。开展“圆梦工程”线下6个文艺门类培训,500多名基层文艺工作者和乡村学校教师参加培训,为镇雄脱贫攻坚加油鼓劲,提振信心。

精心组织实施“圆梦工程”文艺志愿线上线下培训。省文联积极争取到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项目资金,联合多方力量,开展“圆梦工程”培训活动,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省内外21所高校的49名艺术专家授课,与云南88个国家级贫困县定向“结对子”,开展4个艺术门类共294次网络直播培训,全省2.1万名学员参训,30余万人次在线观看。同时,在昭通市镇雄县、曲靖市会泽县等挂牌督战贫困县开展“圆梦工程”线下培训,打通了文艺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以文艺的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助力脱贫攻坚。

非遗助力脱贫攻坚

来到临沧市云县的游客,一定都会去尝尝当地风味独特的美食——手撕鸡。起源于明代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文化传承的手撕鸡,是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2020年,云县柴氏手撕鸡被国务院扶贫办认定为“第一批扶贫产品”,公司现有5个实体店,员工160余人,年加工销售山地鸡20万只,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直接带动当地178户731名贫困人口脱贫,成为云南非遗助力脱贫攻坚的优秀典型。

2020年,云南省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不断开拓思路,持续开展了一系列有创新、有亮点的活动,并在脱贫攻坚等多个领域取得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以昭通市为例,通过近些年的努力,全市一些非遗项目保护利用效果明显。昭阳区张蝴棉制作技艺、大关县和威信县的芦笙制作、镇雄县的石雕、威信县的蜡染服饰、绥江县和鲁甸县的竹编制品、巧家县的小碗红糖等已初步形成产品,具有了一定的市场,带动了部分传承人群的脱贫致富。其中昭阳区张蝴棉制作技艺多次受CCTV-7频道《致富经》、CCTV-10频道《百科探秘》等栏目的专访,作为昭通丝绵制作领军品牌,解决了100余人就业问题,带动了蚕桑养殖业的发展;威信县的芦笙制作,以省级传承人熊永忠为主,解决就业人员10余人,年销售额达30多万元;鲁甸县梭山的竹编工艺,以市级传承人刘自会为主导,每年销售额达50多万元,另外,刘自会还多次受邀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族自治州和盐津县等地为贫困户进行授课,培训贫困户竹编工艺,使当地贫困户找到致富路。

非遗助力脱贫攻坚,云南省积极搭建沟通桥梁与合作平台,助力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多次组织在全省范围内通过非遗帮扶且精准脱贫的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各类非遗讲堂、非遗论坛、非遗技艺比赛等活动,通过发言交流、故事分享和同台竞技等,进一步推动云南非遗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