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抓住了“十德”就抓住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更新日期:2021-03-18 14:25

不久前,教育部制定并印发《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导中小学课程教材系统全面落实革命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可以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国民的愿望。我认为,只有抓住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精神标识进行弘扬才是最根本的弘扬。

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所谓博大,即宽广丰富;所谓精深,即精湛高深,如诸多的文化典籍、先贤论述、格言名句,优美的诗词歌赋、语言汉字,还有诸如茶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戏曲文化、中医药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书画文化、建筑文化及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就是中华民族优良思想文化的核心”(引自罗国杰、张岂之主编的《东方伦理道德与青少年教育》)。

明确了核心是优良道德传统,那么其精髓和精神标识又是什么呢?我认为,在先贤提炼的基础上,需要结合时代发展做出新的提炼。我从先贤重复提到的那些文字中,挑选归纳了十个字,即“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这十个字是伦理道德的十个方面,或曰十条“德目”,也可简称为“十德”。这“十德”应该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精神标识。抓住了这“十德”就抓住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和根本。

提出“十德”是从根本上恢复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这“十德”符合道德形成和建设的基本原则;这“十德”中的一些“德目”的组合曾被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这“十德”千百年来不断发展丰富,且早已深入民心,并成为广大民众信奉的行为准则;这“十德”蕴含着“道”,即做人之道;“十德”的宗旨是和谐;“十德”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民族精神;这“十德”先贤有诸多格言,早已成为国人的座右铭、日常用语;这“十德”能涵盖我们今天所表达的伦理道德各项要求,而且言简意赅,含义丰富。因此,这“十德”既是“德纲”又是“德目”,还是行为规范,简单易记,朗朗上口,每一个字都含义丰富,作为未成年的中小学生固然需要诠释,作为成年人记住这“十德”就可以自己想象其中的内容。

这里要提出的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还创造了革命文化,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特殊年代的特殊表现和新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和魂。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门担负着特殊重要的任务,因此,要结合“十德”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新的思考和设计,学校要从实际出发抓小抓细抓实,进行“十德”的道德重塑。

正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所说:开展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青少年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必须看到,人们在呼唤中国社会进行道德重塑,呼唤国人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遵守良好的道德规范,呼唤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强大的道德舆论,道德重塑迫在眉睫。我坚信这“十德”必然能唤起国民的道德觉醒;坚信社会道德会变无序为有序;坚信国民道德素质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坚信学校德育工作有明显成效;坚信立德树人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坚信青少年学生能得到健康成长。

总之,这“十德”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直信奉并遵循的行为准则,我们要倍加珍惜,让它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民族信仰;成为中华民族抵御以致清除各种社会腐败影响和存在的强大精神武器和力量,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品格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