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更新日期:2021-03-13 16:12

乡村文化是乡村居民长期以来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它体现了村民日常的生存状态、交往方式以及精神风貌,构成了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基本根基。因此,乡村文化振兴应该包含关系村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广大村民的新时代意识,并且还要在各方资源形成合力的基础之上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真正落到实处,缩小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化。其一,促进乡村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以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乡村原有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二,利用现代化手段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打造品牌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日益提高和科技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相关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在传统文化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中融入更多的现代化元素,才能形成竞争的新优势。其三,促进乡村文化产业向集群化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把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及农产品打造成创意文化产品如服装、饰品、DIY手工等发展相关制造业,举办与当地特色文化产品的会展及表演,制作集情感、视觉、听觉为一体的相关文化宣传片等,以此来促进相关衍生品的开发,形成集群化的优势。

维护和发展乡风文明。要实现全体村民精神文明的提高和乡村文化的正向发展,就必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首先,加强对农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村干部应该起带头作用以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除此之外,要制定相关的红白喜事操办规定,防止攀比斗富和挥霍浪费等不正之风的持续发酵。其次,促进乡村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村干部应该组织开展优秀家风、诚信榜样等相关的活动并通过表演以及广场舞等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第三,建设相关的乡村文化培育阵地。政府可以投入一定的财政资金在乡村建设村志馆、农村文化站、农村书屋或者运营关于本村发展建设的微信公众号,使村民在了解乡村发展和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中增强对乡村社会和乡村文化的认同感。

发展乡村教育以振兴乡村文化。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实现乡村富、强、美,就必须振兴乡村教育。第一,政府应该保证乡村学校的数量,并相应的实行寄宿制办学。虽然现在很多农村规模较小,学生很少,“村村办学”会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但是至少应该保证几个村拥有一个学校,保证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够就近上学。第二,政府应该完善各方面机制以吸引并留得住老师。发展乡村教育的关键就在于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使得他们愿意留在乡村。政府在利用财政资金改善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的同时,必须完善相应的机制如工资保障机制、奖励机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推进优秀的师资力量朝着乡村正向流动,从而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第三,政府应该运用强制力促使整个区域实行相应的教师轮岗制和责任考核制。把教师轮岗制纳入所有教师的责任考核的范畴能够促使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交流、互动与共享,从而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