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科学是普世的文化,文化是个性的科学

更新日期:2021-03-08 15:48

这是我们关于文化的定义。在这个语境当中,文化是一个动词,甚至都不是一个人文学科或者自然科学刻板的描述,而是在二者之间的一种状态。文化本质上就是具有内在的动力机制。

这个说法或许已经超过了大多数人的认知,但我们以往关于文化所有似是而非的解释,都是一种带有情绪的偏见,而这里表现的是一种中道。

文化到底是什么?

文化是一个大词。往往不是被庸俗化就是被高度概念化,仿佛包容一切,又什么都不是。

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文化不是惯常的泛文化的概念,而是文化本来特定的属性,如果非要做一个区分,就叫它原文化或者狭义文化。

人类所有的行动,都有有一个源自内在的源点,是我们行为的驱动力发动之处,同时也是一个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得到的盲点。

这个点就是文化。

我们今天对任何事情的所思所想以及反馈,都在不自觉中受到“文化”驱使,而当我们反躬自省的时候,才惊觉文化在我们生命中无可置辩的主导地位,如果不能反思或者干脆拒绝反思,就不会对文化有感知,这是一种游离而无所归依的状态,我们大部分对世界的不确定性感受都由这种无所归依的状态所带来,这个说法包含了科学和神学的内容。

文化到底是什么?

现代科学的兴起堪称世界现代史上最重大的事件,是塑造人类现代文明的关键要素,许多新观念的诞生都与科学思维有着直接联系,形成的今天人文社会学科都蕴含着两种基本动机:要么迎合科学,要么对抗科学。直接就产生了今天所看到的的“唯科学论”的现象,完全背离了科学原本的意图。在不少人眼中,科学已然成为历史的中心,是人类的唯一,至少也是主流意识,不承认或者有意回避科学不能解释的领域,一概视之为玄学。如果按发展脉络来讲,科学是玄学上开出的花朵,阿奎那说: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科学又是哲学的儿子。斩断跟神学或者玄学的联系,科学就漂浮在空中,没有可生长的土壤了。卡尔波普尔用“科学只能证伪,而不能证实”扼杀了逻辑实证主义(他自己曾言),瓦解了科学的绝对真理性。他强调,科学理论都只是暂时的、尚未被证伪的假设,更是否定了将科学等同于真理的迷信。其拥趸包含哈耶克等。

对于中国而言,历经晚清以来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现代科学以碾压的姿态,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框架,彻底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外在现象(面貌),极大地冲击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导致了重新审视中华文明,科学的世界观成为中国的主流话语结构。

在这种主流的叙事中,出现了一种既不科学,也不文明的声音,即将科学与文化割裂开来。比如西班牙海盗对南美印加文明彻底破坏中,西班牙是西方世界科学的,屠杀的几十万南美印加帝国人民是落后的文化,以丛林法则冲击着人类文明的底线,也许把屠杀的直接责任全部推给西班牙人是不公允的,但无疑的是所谓文明世界带过去的病毒也该有责任,虽然有人说这是现代化的代价,所以文明并不总是由文明的手段达成。

走到今天,人们都在期待不断更新的科技进步维持不断高涨的欲望,以符合自己的理想意向。人类的进步是指经济生活、物质福利及似是而非的政治民主和公正,看这种姿势,人类准备一辈子都依附在科技的牢笼中,过着内外撕裂的分裂生活,或者都变成科技寄生虫。而科学本身也可能被人忘掉,一如人们忘掉文化一样。

科学带来的技术正在吞噬传统的世界观,信息越来越多的涌现,仿佛失去了控制。人与技术的关系一度非常友好,都有各自的领地,但当我们浸润在技术中的时候,技术变得具有攻击性,走向戕害人类的方向,而人还在温水中欢愉。技术在我们眼皮底下似乎变成了文化本身,甚至在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口中,人本身也是一个个数据,人类存在的意义就跟工蜂或者工蚁没有区别,自然的选择是让人成为基因繁衍的工具,这一点不可避免,科学希望摆脱自然的束缚却不免变成帮凶,文化却让我们觉醒。

我们要说,科学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时间的创造物。

科学是普世的文化,文化是个性的科学。

可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科学,会引起很多人的不快,但这不是我的本意,科学既有其内在的逻辑,按卡尔波普尔的说法,科学只能被证伪,而不能被证实,把科学跟文化扯上关系,其实跟把社会科学纳入到科学的范畴一样,虽然也还有不同意见,但也逐渐被社会所接受。

譬如数学,现在没有人怀疑数学是文化的一部分,除了天生什么都不相信的怀疑者。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导言》中表述:“有谁知道,在微积分和路易十四的政治原则之间,在古典的城邦和欧几里得几何之间,在油画的空间透视和以铁路、电话、远距离武器制胜空间之间,在对位音乐和信用经济之间,原有深刻的一致关系呢?”

文化浸透在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从精神到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