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建议推动百幅书法、国画作品进课本

更新日期:2021-03-07 13:23

建议推进百幅书法、国画作品分批进入课本;强化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6日晚,又一场精彩采访通过网络的连接实现。孔维克、王学典等4名住鲁全国政协委员与十余家媒体记者,再度相约。

山东省政协组织的“政协委员云访谈”。观点与观点碰撞,思想与思想交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4名委员就深入“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发展”这个话题展开了激烈探讨。

孔维克:建议推动百幅书法、国画作品进课本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十分关注传统文化,尤其是书法、国画艺术在年轻一代中的传承。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一共准备了17个提案,其中之一就是建议将“百幅书法”“百幅国画”纳入中小学美育教材。他说,这些作品可以分批次进入教材,由浅入深地培养孩子们艺术鉴赏力。

图片住鲁全国政协委员孔维克

孔维克说,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独特代表,经过书法家的创作,文字变成了艺术,这在世界上也是独具中国特点的艺术。同时,文字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的信息稳定,信息量,既是古老的也是先进的。书法作品是艺术化了的文字,书法作品进入教材,有利于学生从文字和艺术的角度进入中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

孔维克认为,书法和国画艺术的核心价值有它本体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具有很高的美育、德育价值。比如颜真卿的祭侄稿,我们看了以后,就从他写的文字,到最后亲情的故事到现在还能打动人心。书法作品中的《兰亭集序》,不但可以欣赏书圣的书法艺术,而且文字本身也很优美。

对于传统文化、红色基因的传承,孔维克认为,从创作的角度来讲,作品表现内容上要融入时代,反映时代。传统的文化到了今天,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学会如何在继承弘扬当中转换我们的艺术语言,变成现在的方式。

“有的艺术家有自己的个性的语言,你的画和其他人的画不一样,形成自己的风格,才能让观众记得住。大家都理解的唱歌,这个歌唱家和那个歌唱家的区别就是有不同的嗓音,这样才是艺术,才能在艺坛上立的住,这就是如何创作不同的艺术。”孔维克说。

王学典: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普及高中教育很重要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史哲》主编兼编辑部主任王学典今年准备了两份提案,全部跟教育相关。一份建议将教师节9月10号改到9月28号孔子诞生日。另一份建议振兴教育,发挥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

图片住鲁全国政协委员王学典

王学典认为乡村振兴首先要振兴教育,已经脱贫的原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彻底走出贫困状态,不出现规模性返贫,持久地走向富裕?对于这个问题,王学典认为答案、道路很多,教育就其中工重要的一条。

他建议,在原深度贫困地区率先试点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

王学典指出,目前我们的义务教育截止到初中,高中阶段仍然是收费教育,这个费用各个地区不一样。这些费用看起来不高,但是对贫困地区而言,可能就是高的,就有可能有家庭拿不出这些钱,致使孩子丧失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

“目前,年轻人多数的上升通道都跟高中教育有关,上不了高中就上不了大学,很多机会就会把你排除在外。”王学典说,他认为原深度贫困地区,如果摆脱贫困的状态,就需要普及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让原深度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进一步接受高中教育,进一步的接受各种各样的其他教育,让他自己具备拔掉穷根的思想,走向富裕。

杨朝明:文化的深层在于道德意识与价值观念

全国政协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是儒家文化坚定的传承和践行者,今年带来的提案也继续关注中华传统文化。

图片住鲁全国政协委员杨朝明

“文化的深层在于道德意识与价值观念,中华民族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有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有在困难、灾难面前永不低头的坚强意志。这些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杨朝明说,文化强在人心强,“我们有责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厚植于青少年的心灵,以文化浸润心田,在他们心中牢固树立起国家和民族共同体意识。”

杨朝明表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干部是主导,学校是主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有全方位的影响,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重师道、严师德,严于律己,垂范引领。

“2017年起,我所在的物业公司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社区的活动,面向3000多名员工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其中论语讲解活动已经累计开办了500余期。”访谈中,山东省政协“民声连线”群众代表、“百姓智库”成员温雪娜,也就弘扬传统文化和杨朝明进行了交流。讲述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所在企业传承的具体实践和取得的效果、经验。

“你们的做法非常有实效,也充分说明优秀传统文化有强大的感召力。”杨朝明对温雪娜的做法表示肯定,“只有结合现实的生活,传统文化的落地才有效果。”

李掖平:对于网络小说的监管不能一封了之

“网络小说的特点就是作者面壁构思,神思飞扬,所以网络小说的题材特别丰富,玄幻灵异的,罪案悬疑的,盗墓穿越的。”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李掖平,今年带来的提案关注的网络小说的创作。

图片住鲁全国政协委员李掖平

李掖平说,网络小说主题芜杂,网络作家写作时,连篇累牍,故事越来越匪夷所思,“同时,网络小说的语言大多是是脱离规范的,口语甚至口水特征特别明显。网络这些特点也导致了很多作品出现了宣扬不正确价值观的倾向。”

李掖平认为,对网络小说的监管势在必行,但是一封了之不是办法。“我建议加强管理,责成各大网站,派专人专员,负责审核网络小说的思想立意。”

李掖平建议,不管写什么题材,都要坚持现实主义精神,就是面向历史有反思,面对现实有包容、悲悯的情怀,面对未来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美好设计和想象力的表达。“当网络文学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勾连着民族命运、国家未来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时,现实主义精神就会通过玄幻、穿越、探险等题材,在网络文学中呈现出鲜活的魅力。”

“现在人们都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民俗变得越来越少,您怎么看?”对于年味这个问题,李掖平也有自己的观点,“随着社会的进步,不少民俗跟不上社会发展是必然现象,不必过于悲哀,我们应该找到更好的传承办法。”

“我们现在一提民俗,大家最先浮上脑海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那不过是些表现载体。”李掖平说,用现代的、时尚的载体去展现、去激活民俗的文化内核才是传承的关键。基于此,李掖平建议艺术学院应该增设民俗文化创意专业,让民俗元素和民俗艺术能得到大众化的、市场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