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传承年俗文化既要“传”又要“承”

更新日期:2021-02-09 17:11

爆竹声中迎新年,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年”是中国民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吉林省民俗学家曹保明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有5000年农耕文化的民族,年最早是时间的节点,庄稼从种下去到丰收是为年,所以年的概念是对丰收的庆祝,一切的仪式、年俗都和珍惜生命与时间的节点有关。”

中国人把春节叫“大年”,过春节就是“过大年”。“过大年”实质上是过文化习俗,也称为“传承年俗文化”,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佳节的一大特征。年俗因为传承才得以延续成为传统。现在看,传承年俗文化既要“传”又要“承”。

“传”,就是传播年俗文化。年味就是文化味,如今过大年之所以年味依然很浓,就在于对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越来越重视。过去对传统民俗的传播,多是由上了年纪的老人对晚辈口口相传,一代一代地传播,并融入了生活。新媒体时代,传播途径更为广泛,更为快捷,并且还能演绎、互动,一个个民俗活动通过互联网轮番登台、精彩上演,不仅透出民间特有的节日温暖,而且也带给人们满满的文化自信。

传播年俗文化要有品味。在民间,关于“年”的传说故事有很多,最为公认的,认为“年”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相传古时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兽就会进攻村子,凡被年兽占领的村子都遭受到残酷的屠杀,头上的犄角就是武器。人们利用年兽的三大弱点,放爆竹(会吓坏年兽),贴春联,驱赶年兽的进攻。为了防止年兽的再次骚扰,放爆竹、贴春联渐渐成为节日习俗,春节由此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这种传说演绎了一种朴素的文化,容易加深记忆。有品味更在于结合地方特色,传播地域“年味儿”。在吉林各民族过年的餐桌上,酥甜的灶糖、香软的元宵、豆香的粘豆包、劲道的打糕、甜蜜的沙琪玛……这些凝结在舌尖上的甜蜜经过千百年积淀,形成了固有的“年”文化,随着味蕾一代一代传承。点明“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信仰,过年表达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崇拜,品尝美味食物,求个红红火火、甜甜蜜蜜。用文化视角进行解读,使“年味儿”得到升华。

传承年俗文化既要“传”又要“承”。“承”就是承接,对年俗文化了解、理解、接受,继续传播。要看到,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并非天然承接,自觉接受的,这就提出一个如何让年轻人欣然接受的问题。年俗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形式,有的还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只知道说法,不知道怎么传承;有的只知道形式而不知道习俗的由来。而文化传承又是个慢功,需要讲究方法,需要运用各种媒体、各种方式方法,不断宣传,广泛传播,并注重温习。温习,是传承的重要方法,温习的过程,是加深认知、加深理解的过程。传承年俗文化离不开温习,需要在温习中加深印象,打下烙印,进而转化为行动,在循环往复中让年俗文化得以有效传承。

年俗文化要在创新中传承。如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一些传统民俗活动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节拍。民俗“活”起来才更迷人,由此衍生出的话题是,如何让民俗文化延续出更蓬勃、更强大的生命力?如何让乡愁的味道更加浓郁?这无疑是一道时代考题。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用现代观念简单地超历史地去图解它,更不能随意去否定,也不能机械地模仿,为了传承而传承。要把注意力放在认识自然、亲近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科学关系上,放在培育人们美好情操、发扬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上。特别是当今随着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深入人心,传递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张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了传承创新年俗文化的主旋律。通过传承年俗文化,建立美好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