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年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血脉里的基因

更新日期:2021-02-08 15:03

年,踏着历史的车轮,载着远古的记忆,携着现代的气息,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年,经过千百年的沿袭传承,早已化为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文化基因,无声地润浸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里。

年,是一种文化基因

文化在过年的美食中。古时迎接过年的第一个仪式是煮腊八粥,从先秦起,腊八节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多为节气的三九附近,正是最冷的季节,此时全家聚在一起喝一杯香浓的腊八粥,传递着融融的暖意,拉开了年的前奏。十二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从这天开始,年的美食就渐渐登场了,每一种食物都有美好的寓意。在立春这一天吃春卷,寓意为吉祥如意,可以消灾去难。饺子又名交子或娇耳,有新旧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苍之意,春节和家人一起吃饺子,意为有个圆满的归宿。饺子外形似元宝,吃饺子意为招财进宝。春节吃年糕,寓意一年比一年高,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捞隔夜饭,寓意年年有余。元宵节吃汤圆,希望诸事圆圆满满。是啊,中国人过年吃的是美食,更是文化。

文化在红红的春联上。春联,最早起源于周代,那时人们过年时常在大门两旁悬挂长方形桃木板,把它称为桃符。“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清代《燕京时岁记》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春联,又称“春贴”、“门对”,它以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乡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贴上红红的春联和大大的“福”字,以中国人特有的形式辞旧迎新。红红的春联,营造着喜庆吉祥,把老百姓的生活烘托得热闹美好。

文化在高高悬挂的灯笼里。红红的灯笼驱走了寒冷,点亮了年的夜空,也点亮了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人们用它营造喜庆热闹的过年气氛,也通过它传递吉祥美好的民俗寓意。为了过一个红红火火的吉祥年;为了新年交好运,辞旧迎新时,红灯笼高挂头顶,人在灯下走动,抬头看灯便可鸿运当头;为了家里的日子蒸蒸日上,灯谐音“丁”,挂红灯笼还有一个寓意,就是希望家里人丁兴旺,家族繁荣。

文化在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期望里。中国人讲“家和万事兴”,中国文化的核心之一是“和”文化,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过年是一年新旧交替的时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仪式,老百姓最重视过年。家里有老人的话,过年总会叮嘱孩子过年不说不吉利的话,不做不吉利的事,不与人起纷争,无论家里外面,都要和和美美,这样的话,新的一年里家里就会顺顺当当,一顺百顺。老百姓这些讲究,涂的就是一个吉利。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越来越好,国越来越强,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年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血脉里的基因,是华人对中国文化认同的一种呈现,它从我们的祖先那里传递而来,并将与中华民族文化一起永远传承,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