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省级非遗项目两项、市级非遗项目五项

更新日期:2020-06-11 10:53

经过缪正发和其他非遗传承人的努力,苦水现在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两项、省级非遗项目两项、市级非遗项目五项,分别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苦水高高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苦水铁芯子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苦水玫瑰栽培技艺、木偶戏及“二月二”龙抬头社火;永登老调、藏传佛教傩祭跳禅(羌姆)村处于县级非物质文化的申报阶段。

那么,为何在苦水这一方天地有如此之多的文化遗存?缪正发说:“苦水,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中原农耕文化、马家窑文化在这里交融,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在这里荟萃,所以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世代传承。深究其原因,我觉得一个是历史原因,一个是多民族文化的原因。西汉元狩2年(公元前121年),永登正式纳入西汉版图;西晋末年首次出现‘永登’名称,寓意永远五谷丰登。当时的苦水将近一万人的人口,有很多移民。且苦水自古就有多个古老的民族,如羌、吐蕃、藏等民族。另外,据《永登县志》记载:‘苦水堡,以驿站为据点,大明洪武十二年(1380)筑造。’苦水堡虽以驿站定型,却有城池规划。当时也有屯军,明朝时期又移入多地的移民,多民族与移民文化的交融和汇集让这里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形成了苦水多重文化遗存相依存的状况。”

现在,缪正发最忙的日子是“二月二”龙抬头社火和五月初的苦水玫瑰节。每逢这些节日,苦水街村长街都被挤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缪正发说:“包括太平鼓在内,每个非遗项目都需要展示的平台,因为这些传递了成百上千年的‘非遗’不仅仅是静态的文化遗存,它们更需要动态地展示,需要人们的欣赏和参与,这样对‘非遗’的传承和发扬才是有意义的。这些民俗活动对‘非遗’来说就是一个‘活’的展示舞台,一个地方的‘非遗’成活与否,与这些民俗活动息息相关。所以我接下来的工作还是要继续发掘苦水镇的文化遗存,如李佛传奇故事、苦水老调及更多的民间技艺、传说、民间文学、信仰习俗等,我要继续发扬太平鼓的精神,在有生之年把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存流传下去,成为地方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