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也是全国两会一些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更新日期:2020-05-27 10:38

“中国的文物多,投入的经费虽然逐年增加,但面对这么多的保护对象,我们还有不足”“随着我国文物保护研究中科技手段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采用科技手段开展各类文物的制作工艺、材料等研究已成为开展文物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文物保护利用是一个大课题,也是全国两会一些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

文化遗产记述着灿烂文明,传承着悠久历史和博大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可复制,不能重造。保护历史文物不仅是法律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也是时代交给我们的重大课题。对那些“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后代子孙”的历史文物,首先要保存下来,才能做好维护,没有保护好作为前提,便谈不上利用这后半篇。当前,仍有个别地方对文物保护的认识不足,出现拆真建假、“修旧如新”等现象,这些都是文物保护亟待破解的难题。

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经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也是巩固精神文明成果和提高民众素养的重要载体。据介绍,截至2019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达到5535家,比上年增加181家;全年举办展览2.86万个,教育活动33.46万场,接待观众12.27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亿多人次;免费开放博物馆达到4929家,全年接待观众10.22亿人次。“十三五”以来,我国平均每2天新增一家博物馆,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人受益。同时,围绕文物的一系列文化创意产业也在快速壮大,不断推动文物之美与市场融合,更好走向千家万户。这些都充分表明,人民群众对历史文物的热情与日俱增;而另一方面,文物也只有揭开“神秘面纱”,更加可观可感,才能焕发出新的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