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先知道什么是“文化”,才能知道什么是“国学

更新日期:2020-04-13 14:26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国学。“国学”这个词语首次出现是在1905年,由晚清学者邓实提出,邓实讲:“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今天我们来探讨国学,就是清晰地让大家了解国学的体系是什么,国学的本质是什么。

要想深入学习“国学”,有个词语是我们不可避免要去了解的。如果连这个词语都不了解,谈国学没法谈。在我们一般的认知里,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内容已经非常庞大了。那么,这个词语是什么呢?—文化。

你得先知道什么是“文化”,才能知道什么是“国学”。抛开“文化”谈国学,相当于只了解发动机,而不知道什么是汽车一样,等于还没有找到系统。实际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心里明白“文化”是什么意思,却没法儿具体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古人怎样理解“文化”

【文】是卦与爻的形象体现

《尚书·序》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这里的“造书契”就是将造出的文字刻在木片或者竹片上。整句话的意思是讲:伏羲氏族创造八卦,将其刻于木片上,替代了结绳记录事物的方式,由此以文形式的籍册便产生了。所以,这里的记载意味着,“卦”的出现代表了“文”的产生。

《说文解字》又有,“文,从爻从玄”。“文”的底部其实是一半的“爻”,“爻”是代表对宇宙事物规律的两种抽象表达符号,是阴和阳。更进一步指示“文”与“卦”的关系,以及与“爻”的最初对应,再彰显为事物、现象投射出来的印迹,这就是传说中的象。

那么“文”用现在的话怎么解释呢?就是被先人用符号表达出来的宇宙间万物的特征、属性、关系。

古人怎样理解“文化”

【化】是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

《黄帝内经》讲:“物生谓之化。”什么是“物生谓之化”?一个事物的新生被称为“化”。现在理解为一个事物不断在发生变,最后由量变达到质变的时候,就叫作“化”,化是产生的刹那,由“变”累积的结果。

汉代大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化”的解释是“从二人,从阴阳”。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一个正,一个反。

所以 “变化”这个词不是一个意思,是两个意思。 “变”是指事物转化的过程,“化”是指事物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产生了新的状态,与之前不同。如果没发生根本性改变都不能叫作“化”,只能叫作“变”。性质一变、状态一变,就成“化”了,所以“化”的核心意思是阴阳之改变。

古人怎样理解“文化”

“文化”这个词,最开始来自《周易》的贲卦

那什么是文化呢?其实“文化”这个词语最开始来自《周易》的《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首先“观乎天文”中的“观”,并不是我们现代通常认为的“观”即“看”的意思。“观”相比于“看”,增加了思维的境界,“观”的本意是看的同时以及看之后,有大脑的思维、琢磨、了解、探究,这样才是“观”。

“观乎天文”中的“天”也不是指天空,而是指天体。“观乎天文”就是审视天体的各种运转现象,据此总结出相关的规律和原理。“以察时变”又如何解释?“以”,就是“用于”;“察”,就是“察看、了解”;“时变”,就是随时间变化而生发的变化。所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讲的是,我们要懂得通过审视天体和各种自然现象,归纳掌握其运行原理,再去了解天体和自然按其运行原理而随时间进行的变化。

中国古天文学出现得很早,早在上古时期的人们就通过仰观天文和俯察地理掌握了日、月、年的概念,天文历法也就此逐渐产生。明代顾炎武《日知录》里讲:“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这里的“三代以上”是指比夏、商、周还要早的时代,“七月流火”“三星在户”“月离于毕”“龙尾伏辰”均是天上的星象变化。这些天文星象之词,在上古时期已经普及到人人皆知的程度了。

古人怎样理解“文化”

在当时,人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在从西方落下,转了一轮以后,下次又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以地球为立基点时看到太阳绕着地球在动,于是就有了“日”的概念,太阳绕地球转一圈为一日。人们观察月亮,发现月亮围绕着地球转动,从新月到望月再到朔月完成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变化需要29日到30日左右,于是人们就把这个周期定义为一月。之后人们又发现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到366个日子,就把它定义为“年”。所以说中国人很早就确立了日、月、年的概念。

从“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我们已经明白中国的古天文学是非常发达的。2016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也是古天文学中的一个重要产物,这是关于物候节令的规律总结。

古人以地球作为立基点的时候,发现天空是一个大圆球,就把它定义为一个天球,太阳在这个天球当中旋转,把太阳旋转的轨迹叫作黄道(我们常说的黄道十二星座,也是这么来的)。这个轨迹一共360度,以15度为一个节气进行分割,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也是360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那么当太阳走到了第315度的时候,立春就来了,到360度(零度)就是春分了,到了立秋135度,到了秋分180度,夏至90度,冬至270度,这便是古人通过“观乎天文”发现并掌握的天体运动的规律。

古人怎样理解“文化”

以上是观乎天文,但还有人文没有讲。接下来的一句,就是让文化概念产生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叫作“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句话中,前面解释过了“观”和“文”的概念,“人”指人的个体或人群,同时也指一切人的行为。

《庄子·秋水》中讲:“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 古人对于天和人的理解远比现在的我们认知有深度,庄子用非常直白的语言为我们定义了天与人。他表达的“天”是自然的,天然的,宇宙客观的存在。而“人”除了表达人本身以外,还代表了所有与自然互动,人为加工和制作的过程和结果,即人为。

“化”之前讲过,是转变和转化,“成”是成就。“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整句的意思就是:通过审视跟人以及人的行为有关的周遭事物的各种现象,归纳总结出它们的规律性,以此为指导产生了相互转化而成的天下万物。

到这里,就出现了“文化”,即“人文化成”。通俗地讲,就是了解各种事物的规律,同时研究这些规律如何影响人类生活,用于指导人类日常和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