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81年的第一张照片开始
每一张都见证了惠州100多年来的沧桑巨变
这里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城市的雕梁画栋…
东新桥归善县(惠州古城图)
1881年
极有可能是已被拆毁的文星塔
又称大江塔,位于惠城区下角回龙寺
高于东江边三台石。
惠州文星塔
兵勇护着官员出巡。
1887年
惠州附近的茶亭
箩筐、扁担、油纸伞、斗笠、孝顺竹
即使画面移动到二三十年前,也不觉得陌生
惠州街道茶亭
惠州古城街景
惠州古城门
归善县浮桥,从府城隔江望县城
可以看到水东街一带的建筑
照片中那一排船,充当了浮桥的作用。
1915年
最早的民国惠州西湖游记
是收录在《学生杂志》第12期的《惠州西湖游记》
作者是广东省立惠州中学校四年级学生魏佐国。
丰湖棹歌
照片来源民国五年
九月十日发行的《东方杂志》中
老照片最迟摄于1916年
西湖的红棉水榭景点
惠州西湖湖心亭
惠州西湖圆通桥
泗洲塔。
宋朝,苏东坡谪居惠州时
称此塔为大圣塔,又称玉塔。
惠州西湖苏堤
清末惠州府河源县衙
(河源原来是属惠州府管辖)
清末民初和平县城▼
时间跳到民国,从飞鹅岭向西
可以望到惠州西湖全景
按现在的话
照片里应该多个“惠州市人民医院”
当时的惠州西湖▼
从府城大东门东望古浮桥
这些竖起的一根根杆子又带尖
还被几根线固定着。
惠州当时繁华的水东西路▼
惠州府城北面临江城墙
船上一根根的柱子是桅杆
清归善县城北面临江城墙▼
摄于1918-1924年
西枝江,连接惠州与归善县的浮桥
从县城隔江望府城
府城墙的大东门和文笔塔清晰可见。
30年代的惠州西湖
在抗战前已经是全国著名之旅游景点
1930年
飞鹅岭腑瞰惠州府城远景
88年前的惠州西湖,桥西附近
是我们现在的步行街。
1933年11月5日
当年繁华的水东街,包公巷的十字路口。
1934年建成的东新桥▼
1936年
蒋介石在罗浮山与道士合影
罗浮山丹灶炉▼
罗浮山黄龙观▼
罗浮山的道观里的道士们
青袍裹身,发髻锁发,风雅清韵。
罗浮山冲虚观▼
罗浮山葛洪衣冠冢▼
摄于上世纪30年代的龙门地派温泉
图中左二是前来考察的著名地理学家姚文光。
民国时期元妙观近景
现在惠城区遗留的一些宗祠
建筑风格和这个几乎一模一样。
民国初年
元妙观仍未受战火破坏
有道人百余,房舍齐整。
民国时候的泗洲塔。
高楼大厦林立的今天
我们很难体会到古人对“高塔”的感觉
方圆百里,仅此一处最高点
人文加自然,那种震撼,是我们不曾有过的。
1938年
俯瞰惠州府城北厢,仔细看
远处有平湖门城门楼、苏堤、泗州塔。
1938年
日军南支派遣军在大亚湾澳头、霞涌一带登陆
拉开了入侵广东大陆的序幕。
1938年10月15日
惠州第一次沦陷。
短短数日,日寇攻陷惠州
次日,博罗沦陷。
在日军炮火攻击中燃烧的惠州城▼
当年被日军炸毁的中国军队汽车的照片
画面远处是文星塔。
当时的平湖门
一列列日本士兵走过
这些图片或许能勾起
今天惠州人对惠州古城的回忆和遐想
不过,这不是日军在惠州游览的图片
而是日军侵华的铁证!
日军进入惠州城街巷▼
最繁茂的水东街被付诸一炬
日军放火焚烧店铺
街上满目苍夷,市民死伤无数。
被日军抓获的惠州百姓
背景是水东街包公巷。
当时的博罗县
横行街头的日军。
直径一尺五的博罗巨竹
直径一尺五的巨竹如今已无处可寻。
1938年10月16日
《申报》报道了惠州遭日军轰炸攻陷的情形。
1938年
中国军队刊登在《全民抗战》杂志上的
《华南战争最近形势图》。
日军退出惠州时
将使用仅半年的东新桥炸毁
断桥左边的那间楼
多年前叫“太白茶楼”
日寇炸毁的东新桥▼
桥梁被炸毁▼
抗战期间
尽管惠城曾沦陷,饱受日军肆虐摧残
但位于东江、西枝江合流处的文笔塔
历经风雨战火,至今依然屹立。
位于惠城区横沥的炮楼。
(说明:如此恢宏的建筑物现已不存。)
1938年12月2日
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惠阳成立。
惠州纪念全国抗战一周年纪念碑被日军炸毁。
当年博罗县城的抗战壁画。
1939年
中国军队反攻增城,大军在罗浮山中。
1939年
自罗浮山开赴前线的生力军。
1939年9月
勤劳勇敢的惠州人,又把浮桥搭起来了
远处两个桥墩,是被日军炸掉剩下的。
1941年
东江抗日游击队集中待发。
1941年
被日军劫掠后的惠阳广东省银行。
1941年
从园通桥望西湖塔
中间小岛是“夫子弹琴”
现在的“夫子弹琴”极像一把古琴。
1942年
日军连续3天血洗惠州
城内空旷之地皆成杀人场所。
在西枝江边一次杀了3000多人
制造震惊南粤的沙下惨案。
1943年底
东江纵队主动出击,收复大部分据点
图为收缴日伪军武器。
1945年9月16日上午9时30分
日军代表在广州中山纪念堂签署投降书
向中国军队无条件投降。
同日下午
日军在惠州水东街包公巷码头向中国军队投降。
1945年10月2日
《粤华报》报道潮汕、惠阳日军接受投降情况。
国民党老兵张涛,广东惠州人
曾是押解南京大屠杀主犯谷寿夫赴刑场的中国士兵。
在抗战胜利60周年的报纸特刊里
看到自己押解谷寿夫的照片
他确信那段经历不会再被批判而老泪纵横。
老人享年87岁。
1947年
广东举行全省运动会
惠阳选手周杏新在女子100米赛跑中
力挫群芳,勇夺第一
1951年
杨启明将军捐资2000万元修复东新桥
获惠州镇修建东新桥筹备委员会赠予锦旗。
抗战胜利后临时搭通的东新桥▼
80年代的惠州西湖老照片
能找到的已经不多
而且大多是黑白的
苏堤是进出西湖的必经之地。
那时候游览西湖是非常庄重的一件事情
回家后还要郑重其事写一篇游记什么的。
用以纪念江逢辰的荷花亭
也是老惠州人的集体记忆
丰渚园建成后
老荷花亭拆除,建了江孝子亭。
80年代的惠阳师专
古代丰湖书院之地。
1990年
正修建的惠州大桥。
1993年,江北。
1997年
商业步行街改造建设中的场景。
90年代末
惠州第一家麦当劳门口拍摄的
旁边就是英达商场。
2006年
在修建的合生大桥。
2015年,惠州早晨。
商业步行街。
2017年,惠州夜景。
2018年,惠州,现在。
这些老照片
让我们看到了一段段关于惠州鲜为人知的故事
惠州,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这座城市的人们也在为着它的发展忙碌着。
但是,我们也要铭记历史
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
砥砺前行,才能不负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