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渊源关系

更新日期:2020-03-14 16:45

明清时期上海本是松江府属一县,一直浸润、成长在江南文化之中。近代上海移民虽说来自全国各地,但绝大部分来自江南。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有直接的渊源关系。近代海派文化是以江南文化为基础,吸纳了众多其他地域文化因素,吸收了欧美文化的某些因素,经由上海这一特大城市的集聚、熔铸、升华而成的都市文化。上海红色文化形成于上海,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关系,一如树木之于土壤。

一、江南文化的六大特点

六朝以后的江南,特别明清时期的江南,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在经济结构、文化风格方面,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其一,民性聪慧、灵活而刚毅、坚韧

江南气候温润,山川秀美,水域众多,河渠纵横,人民钟灵毓秀,聪慧灵活。六朝以后,中国北方人口持续南移,人民治理水患的能力大为增强,江南资源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全中国经济重心。江南文人作品,包括诗词、文章、书画,每每表现出秀丽、婉约、轻灵、善变等特点,与齐鲁的儒雅、敦厚,燕赵的刚直、豪爽形成鲜明的对比。与此同时,在长期与江河湖海搏风击浪的斗争中,江南人养成勇敢、强毅、坚韧的品性。

其二,崇文尚贤,重视教育

江南自然禀赋卓越,其地人民谋生较易,温饱问题解决以后,便特别重视精神生活,重视文化。东晋以后江南士族多以文才相尚。唐宋以降,崇文重教,一直是江南文化最鲜明的特征。江南寺庙林立,宗教文化昌盛,是江南人重视精神生活的突出表现。明清时期的江南,是中国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科举考试中,江南人成绩最为优秀,状元、榜眼等多出于这一地域。

其三,重视实践理性,发展商品经济

宋代以后,棉、丝、盐、茶在江南经济中占有相当高比例。明清时期的江南,由于人口密度高,不同区域自然禀赋有所不同,形成了一个多样化、专业化、精细化、有着充分市场化的经济结构,已有粮食、棉花与蚕桑产区的专业分工。粮食产区面积最广,涉及苏、松、杭、嘉、湖、常、镇七府,棉花产区以松江为主,蚕桑产区以湖州为主。蚕桑区的中心是苏、湖、嘉兴、杭州四府交接地区,尤以湖州的乌程、德清、嘉兴的桐乡、石门和苏州的吴江等地最为发达。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士大夫多兼农桑之业,亦农亦商、士商一家的情况相当普遍,商贾地位不断提高。

其四,重视实学,分工细密

重视实践理性的同时,必然重视实学。在面向社会、关心现实的经世之学方面,明清两代江南学者都相当突出。明代东林党人的那副著名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江南读书人关心社会现实的生动写照。顾炎武著《天下郡国利病书》等书,为倡导经世致用之学的杰出代表。

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技之学方面,江南学者成就很高。晚明时期,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带来西方自然科学,包括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中国兴起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热潮,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徐光启、杨廷筠、李之藻,这三人被称为明末天主教“三大柱石”,徐是上海人,杨、李是杭州人。他们没有因为那些学问来自西方,就漠视、轻视甚至仇视,而是认真分析,虚心学习,意志坚定。

江南学者重视实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注重到社会现实中作调查研究,从调查中获取、验证、修正知识。在这方面,徐霞客、顾炎武与顾祖禹最为突出。徐霞客历时三十多年,不畏艰辛,不顾危险,到全国各地旅行考察,留下极其丰富的实地考察资料。顾炎武之治学,有一半时间在各地考察、观察。他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等名著,都是一边考察一边修改出来的。

其五,注重物质生活,讲究物质享受

与经济发达相伴而来的,是江南人讲究物质生活。唐宋以后,江南人就相当讲究物质生活。明清江南人讲究排场,追求新奇,已是普遍现象。明洪武年间,朝廷曾对庶人服饰做过很多规定,包括服饰不许用黄,不得僭用金绣、锦绣等,其靴不得裁制花样,首饰、钗、镯不许用金玉珠翠等。但到明代中后期,江南士人的服饰,早已冲破朝廷规定,一改布素而追求绮罗锦绣,颜色趋于华丽鲜艳,质地追求丝绸绫罗,式样追求奇异翻新,妇女饰物以金银为美,镯环以贵为美,以多为胜。

其六,勇于挑战传统,张扬个性自由

诚如梁启超所说,中国南方“其气候和,其土地饶,其谋生易,其民族不必惟一身一家之饱暖是忧,故常达观于世界以外。初而轻世,既而玩世,既而厌世,不屑屑于实际,故不重礼法;不拘拘于经验,故不崇先王。又其发达较迟,中原之人,常鄙夷之,谓为蛮野,故其对于北方学派,有吐弃之意,有破坏之心。探玄理,出世界;齐物我,平阶级;轻私爱,厌繁文;明自然,顺本性:此南学之精神也舒”。明清江南挑战传统纲常名教、反映追求声色货利的小说、传奇、歌谣、戏曲长盛不衰。

以上六点,综合反映了江南文化重视人、重视人的价值、重视人性自由发展,重视满足普通百姓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崇实、重商、重民、精致、开放、灵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管子、墨子、商鞅、荀子直到南宋陈亮、叶适等人所主张的重视民生日用、重视实用实效的实学精神的弘扬,是中国文化自身滋长出来的现代性。这些特点到了近代上海,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与升华,成为近代海派文化中重利性、大众性、世俗性与开放性特点的直接先导。

二、海派文化是近代上海对江南文化的熔铸与升华

海派文化的内涵,在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甚至不同语境下,各有不同的理解。今日所谓之“海派文化”,既不是近代美术界、京剧界之海派,也不是鲁迅、沈从文笔下之海派,而是近代上海城市文化之概称,是一种经过重新诠释后的广义海派。

近代上海移民绝大多数来自江南。据统计,1930年,江苏、浙江两省籍人占公共租界人口的88.4%,占华界人口的85.5%。1950年1月,江苏、浙江与上海本地籍人,占上海总人口的88.9%。由此可见,近代上海人中,江南人占了八成以上。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在这个意义上,近代上海城市文化显然是以江南文化为底色的。

当然,海派文化并不是江南文化的简单汇拢,而是经过上海这个特大城市的集聚与熔铸,吸收了中国其他地方在沪移民所体现出来的地域文化(包括岭南、八闽等地),特别是吸收经由租界和来沪外侨所体现的西洋文化,才得以形成的。以移民为主体、以陌生人社会为重要特征的特大城市,对于文化的集聚、熔铸与升华能力,与以本地人为主体、以熟悉人社会为重要特征的、乡村城镇对于文化的影响,具有巨大的、甚至是本质的差异。

上海在1843年开埠时,在江南城市中并不占显要地位,人口体量与文化地位均比不上苏州、南京、杭州,也比不上松江。开埠以后,经过多种因素错综复杂的影响,很快跃升为江南地区首位城市。1860年代以后,其经济、文化地位已经超过了苏州、南京、杭州。1900年,上海人口超过100万,为中国最大城市。1935年,上海人口超过370万,为世界第五大城市,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与柏林。1947年,上海人口竟然相当于北平、南京与天津三大城市人口的总和。

早在1870年代,上海租界就显示出典型的陌生人社会特点。陌生人社会对于城市居民的素质,至少有五大重要影响:

一是个人高度独立,相当自由,既没有传统乡村士绅的道德约束机制,也没有社会基层组织强制管辖。上海妇女自1870年代就开始有在城市工作的机会,1890年代以后则越来越多。妇女经济地位的提升,必然助推其社会地位的提高,增强其要求人格独立、争取男女平等的资本。

二是极度务实,理直气壮地经商谋利,坦然自得地享乐。

三是自强,淡化家世背景,重视个人能力。在这里,祖上是达官显宦,还是寒门贫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能力。因此,上海人特别重视学习,学习文化,学习技术,学习外语,因为那是提升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上海人特别注意穿着,注意谈吐,注意排场,那是显示个人能力的重要指标。

四是勇于竞争、勇于创新。大城市必然带来行业集聚,行业集聚必然带来行业竞争,行业竞争必然刺激技术创新与能力增强。

五是法治约束。移民社会并不是野蛮人集聚的丛林,其自身运行遵循着一定的规则。租界实行较为严格的法治。近代上海是中国最早实行律师制度的城市,也是律师比例最高的城市。从晚清时期开始,上海人已形成遇事通过法律解决的传统。重法治,重契约,重信用,是上海人一大特征,是他们长期受到法治约束、熏陶的结果。

近代上海与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均有广泛而便捷的联系,又有众多而发达的传媒,这使得汇聚到上海的各地精英,较之其移出地的同类人物,视野更为开阔,目光更为宏远,能力更易提升,也使得上海人在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方面、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方面,更易走在全国的前列。因此每当外国入侵或列强侮华事件发生时,上海人更易发动起来,更易走在爱国运动前列。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直到抗日战争胜利,上海一直是全国性的抗日救亡运动中心。单以那一时期抗日救亡音乐史为例,就会发现一个极其突出的现象,那就是上海诞生、创作的抗日救亡音乐、电影、戏剧,数量特别众多,影响特别巨大。最早的抗日救亡音乐,即黄自创作的《抗敌歌》是在上海产生的。影响广远的《九一八小调》并不是产生在九一八事变发生的东北,而是产生在上海。激越嘹亮的《大刀进行曲》,也不是产生在宋哲元率领的第二十九军大刀队与日军激战的华北,而是产生在上海。一大批著名的抗日救亡歌曲、话剧,《旗正飘飘》《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放下你的鞭子》等,都是在上海产生的。

近代上海人所体现的上述独立、自由、务实、自强、好学、创新、法治、爱国等特点,在近代以前的江南文化中,能看到某些特点一定程度上的表现。经由近代上海城市集聚、熔铸与升华以后,这些特征变得更为突出、耀眼,更具近代特性。我们可以说,作为近代上海城市文化概称的海派文化,是以明清江南文化为底蕴,以流动性很大的移民人口为主体,吸纳了众多其他地域文化(包括岭南文化、八闽文化)因素,吸收了近代西方文化某些元素而形成的新型文化。

三、红色文化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关联

红色文化是与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等在不同分类意义上的另一种文化,但上海红色文化形成于上海,是在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的基础上滋生、发展起来的。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奔放、激情等,有驱逐邪恶的功能。五行中的火所对应的颜色是红色,八卦中的离卦也象征红色,古代许多宫殿和庙宇的墙壁都是红色。由此,红色在中国政治上常被用来象征革命。党领导下的革命文化也就被称为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并非无根而生、横空而来,而是有其先声、前奏与基础的。如果将红色文化作狭义与广义区分的话,那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化可称为狭义红色文化,而此前的自鸦片战争以后一切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自由幸福的进步文化,则可视为广义的红色文化。毛泽东起草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写道:“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最后一句又写道:“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其逻辑亦是由狭义而广义的。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为我们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结构,提供了极好的视角。三句话,三年——三十年——一百年,三个依次递进的历史阶段,三个渐次扩展的人群范围。毛泽东在回顾中国民主革命艰难曲折的历程时曾说:“自从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这些先进的中国人所代表的时代和文化,就是碑文最后一句所指称的时段与对象。

循此逻辑,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近代上海红色文化,之所以那么鲜艳、灿烂、繁盛,是与上述海派文化中的独立、自由、务实、自强、好学、创新、法治、爱国等特点分不开的。先进的中国人之所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正是由于此前自强运动时期人们所致力的科技救国道路行不通,维新时期通过改良来图存的道路走不通,辛亥时期单靠推翻清朝统治来挽救民族命运的道路也走不通,这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我们还可以看到,那些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斗争的志士仁人,其爱国情怀中,每每饱含上面已经述及的中国传统爱国主义的营养。他们在城市暴动失败以后,转而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也是他们务实、自强、创新精神的体现。至于那些具体的革命志士仁人,从瞿秋白、恽代英到黄大能,从周恩来、张闻天到陈云,从鲁迅、茅盾到夏衍,从顾正红、汪寿华到茅丽英,无一不是江南文化孕育出来的中华优秀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