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天气预报网 > 天气生活 > 文化 >

保护文物古迹 延续云南历史文化保护

更新日期:2020-03-05 16:39
保护清代名臣杨名飏墓 助推云龙乃至云南历史文化保护

近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曾国藩墓毁坏失修的消息引起各界关注。而在云南,大理州云龙县清代名臣杨名飏及其祖茔也数次被盗,面临严重的毁坏情况,此事在彩龙社区披露后,与曾国藩墓毁坏失修的案例一起,将文物古迹的保护问题再次推到了公众面前。

曾国藩和杨名飏都有着良好的政声,其中曾国藩早已为人熟知,至于杨名飏,系清代云龙县石门人,白族,官至陕西按察使、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等职,史载道光皇帝曾八次召杨名飏进京言事,并特授正二品官衔资政大夫。

杨名飏为官清廉,政绩卓著,在任期间整顿吏治,修撰史志,兴建书院,捐资奖励应试学生,主持重建的西安灞桥被载入中国桥梁史。他还心系家乡,在云龙兴办养蚕业和教育事业,修桥筑路,道光四年(1824年)奔母丧回云龙期间,倡导修建了沘江上的石门铁链青云桥,至今仍在发挥作用。可以说,“为人于敏,有吏治才”的杨名飏,为陕西、云龙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做出了贡献。

咸丰元年(1851年),杨名飏以79岁高龄去世,葬在云龙县苗尾傈僳族乡天登村委会麦地村民小组五花落山中,这里与云龙县石门虎头山,分别成为了杨氏新祖茔和老祖茔。

杨氏新祖茔和老祖茔都建有一定规模,具备清代墓茔风格,诰封碑、圣旨碑等遗存对于研究杨名飏这位重要的白族官员及清代文史,也具有相当价值。但是,1978年以来尤其近年来的多次盗毁,令杨名飏墓及其祖茔的墓葬大受损失,相关文物、建筑、遗存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也面临毁坏灭失风险。

古墓是古人人生终止时的最后定格,也是储存墓主生活时代丰富历史信息的文化宝库。对于杨名飏这样官至高位的清代白族官员,其墓茔更是如此。保护杨名飏墓及其祖茔,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

当前,各地都注重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注重开发旅游文化,而历史名人和文物古迹,都是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和开发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云龙县、大理州甚至云南省而言,杨名飏无疑都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历史名人,他及其祖上本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墓地,也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

杨氏后人请求相关部门派遣专业人员考察杨名飏墓及其祖茔,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并希望文物管理部门能够把杨名飏墓及杨氏祖茔列为县、州甚至更高级别的保护单位,具有合理性。作为文献名邦,大理州的相关部门应该加以重视,并及早采取有效措施。

部分学者建议将杨名飏墓及其周边清代建筑遗存申报为省级历史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将其纳入云龙县的高原乡村旅游规划当中,这样的建议在保护文物古迹之外,又多了一层通过旅游助推山区脱贫攻坚的现实意义,有关部门更应妥加考量,以更高的站位,更远的眼光,看待类似文物古迹的保护利用。

云龙县历史悠久,拥有诺邓古镇、虎头山道教建筑群等珍贵的历史遗存,也拥有“天然太极”、天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珍贵的自然景观,更拥有诺邓井盐、诺邓火腿等流传千年的人工杰作,在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和开发特色旅游方面具有深厚底蕴,保护好杨名飏墓及其祖茔,必将助推全县的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同时助推全县的全域旅游开发和决战脱贫攻坚,对于大理州乃至云南省,甚至更高层面的历史文化遗迹保护,也将发挥积极作用。